(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丁新科
坐在一個小黑板前,用簡單的手指舞教幼兒園小朋友唱著“挖呀挖”,視頻莫名其妙就火了。最近,因為一首洗腦歌曲“挖呀挖”走紅兩位幼師,一位是桃子老師,一位是黃老師。
不可否認,這首歌能火起來是有原因的。有心理咨詢師分析,這類童謠旋律簡單重復,聽著不需要大腦加工,加上孩子們純真的聲音、老師們富有感染力的肢體語言,讓人很容易放松,甚至產生一種跟著唱的沖動。就像有網友們說的,“像當年《小蘋果》一樣,太上頭了”。歌火了,人也跟著火了,兩位幼師短短幾天漲粉百萬,黃老師甚至還開起了直播。
但兩位老師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網暴。有網友攻擊桃子老師有團隊,有網友稱黃老師本來就是網紅,但一直不火,如今開直播收百萬元打賞“吃相難看”。人紅是非多,桃子老師接受采訪時表示自己很焦慮。
為什么出現這樣的情況?其中很大一個原因是其職業的特殊性,公眾對教師有著較高的期待。有網友就說,年輕教師愛玩短視頻、直播無可厚非,但無論如何,不能影響正常教學秩序,也不能影響教書育人的初心。
在互聯網巨大流量的加持下,突然間的走紅,容易讓人迷茫。事實證明,流量的狂歡往往是一時的,沒有深厚的積淀,普通人很難做到持久火下去。過氣網紅有著長長的一串名單。再說這兩位火起來的幼師,一旦離開教師崗位,她們還能火多久呢?
兩位老師的走紅緣起于一段兒歌視頻,而這段兒歌視頻之所以能火,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其傳遞出來的是一種熟悉、簡單、純真的美好。真切希望這份簡單、純真的美好不要受到所謂“流量”“直播”“打賞”的干擾,能夠一直保持下去,傳遞著單純的快樂。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