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本報記者 田宜龍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王雪娜
“我們演奏竹笛時,要注意‘氣、唇、舌、指’四個方面,演奏曲目時也要注意情感表達。”9月6日,走進洛陽市洛龍區開元路街道宜人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悠揚的竹笛聲不絕于耳,傳統音樂藝術推廣課志愿者教師胡魁正耐心指導學員季藝珂演奏入門曲目。
音樂公益課堂在社區開辦的第一年,就收獲了一大批粉絲。“我上了八節課,已經可以吹曲子了!”季藝珂興奮地說,“這就是中國傳統音樂的魅力所在,有底蘊、易上手、老少皆宜。”
“民有所呼,我有所為。”服務群眾“早一步”,民意變“滿意”。在鉆研社區治理“小切口”上,開元路街道辦事處頻頻出新。
開元路街道辦事處成立于2007年。該街道辦事處堅持黨建引領,以推進共建共治共享為奮斗方向,以打造“開元小二”為工作抓手,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近5年的調查中,群眾滿意率均超過99.8%。
在開元路街道天元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社區黨委書記王蕊和志愿者們剛剛趕制完一批特殊的“戶外工作服”。“負責城市提質服務、文明創建的工作者和志愿者們每天在戶外工作,陽光暴曬,希望這些‘冰背心’能幫他們防暑降溫。”王蕊說。
聚焦群眾“急難愁盼”,開元路街道辦事處創新服務方式,推動群眾呼聲有回響、見實效。實施老舊小區改造,通過政策資金引導、社會資本運營,引入央企,盤活閑置資源,以“空間換時間”“空間換資金”,實現四方收益,實現小區功能蝶變。探索建立文化、體育、養老、物業、商超公共服務“五進”社區,形成以體育公園為主,以樂養居、百姓健身房、文化合作社、城市書房等為輔的“家門口15分鐘服務圈”。
前不久,開元路街道辦事處獲評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群眾的滿意度和幸福感是我們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更是衡量基層治理能力的標尺。”洛陽經開區管委會副主任、洛龍區開元路街道黨工委書記劉洋表示,將以此次受表彰為新起點,以提升為民服務能力為根本要求,不斷提升公務員綜合素質,鞏固拓展建設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成效。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