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區域 > 正文

紓憂解困賦能外貿 淮南海關支持企業承接加工貿易產業轉移

日前,記者來到淮南市大通工業新區,該市樂森黑馬樂器有限公司一片忙碌,一把把電吉他被定型、裝箱。這一批3600個、貨值65萬元的電吉他套裝,經淮南海關(籌)檢驗合格后,將出口美國。

“我們能入選2021—2022年度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離不開海關工作人員的服務和指導,幫助我們克服疫情影響,保障吉他出口穩增長。”淮南市樂森黑馬樂器有限公司負責人李勇告訴記者。截至目前,該公司出口額較去年同期增長31%,產品暢銷24個國家。

近年來,淮南海關(籌)積極支持企業承接加工貿易產業轉移,在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根據當地產業發展實際情況,推行定點聯系人制度。

淮南海關(籌)加快通關速度,采取24小時預約機制,做到企業隨報隨驗隨放。對企業原材料驗收、包裝運輸等環節給予指導,確保產品質量符合進口國要求。深入企業指導正確申領出口享惠原產地證書,引導企業享受相應關稅減免待遇,推動惠企便民措施落地見效。

“淮南市對外貿易對比東部沿海城市相對薄弱,特別是加工貿易方面,體量較小、產業較弱。淮南海關(籌)推行定點聯系人制度,針對部分企業對加工貿易政策不了解、對海關辦事流程不熟悉的情況,由專人對接負責,滿足企業需求。”淮南海關(籌)負責人胡軍告訴記者。今年前三季度,該市外貿進出口57億元,較去年同比增長35.3%,其中加工貿易進出口2.1億元,增長1.48倍。

在淮南陽光浮體科技有限公司車間,海關關員一邊比對料件粉碎情況產生的損耗一邊介紹:“公司手冊設立時選擇的是核銷前申報單耗。不過不用擔心,我們會按照實地核實的單耗來核銷手冊。 ”

“這已經是海關今年第三次到訪了,從加工貿易手冊的設立到核銷,全流程進行了跟蹤指導,對企業規范化生產也提出了很好的建議,讓我們很有獲得感!”陽光浮體科技公司關務負責人柏奇對淮南海關(籌)的服務豎起了大拇指。(記者 柏松)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