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區域 > 正文

三亞“雙15%”所得稅政策吸引人才集聚 已有870名高端緊缺人才受惠

“目前,已有不少來三亞投資興業的企業和個人享受到自貿港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的優惠政策……”從2020年度開始,三亞用友軟件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邱猛享受到了海南自貿港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這也讓他堅定了扎根海南服務三亞的信心。

去年6月,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布《關于海南自由貿易港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通知》,明確鼓勵類產業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個人所得稅實際稅負超15%的部分予以免征。

海南自貿港利好政策,增強了三亞“人才磁場”的磁性,有效吸引了人才和市場主體集聚鹿城。而“雙15%”稅收優惠政策“禮包”,讓高端人才和企業得到“真金白銀”的實惠。

據統計,截至目前,三亞共有870名高端緊缺人才實際享受了個人所得稅優惠,減免稅額7632.63萬元;自2020年6月至2021年7月,三亞市稅務局登記納稅人增加34319戶,其中企業納稅人增加27224戶,截至2021年8月底,全市享受企業所得稅鼓勵類產業15%稅率的企業共有157戶次,共減免企業所得稅5.05億元。

“引進來、送上門”用好政策

870名高端緊缺人才受惠

按照政策,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工作的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其個人所得稅實際稅負超過15%的部分,予以免征。

從政策發布到細化實施,這一年多以來,三亞市委人才發展局等部門用好自貿港稅收優惠政策“禮包”,為人才提供精準服務,用真金白銀的溫度,激活了大家干事的速度,吸引了一批又一批人才集聚鹿城。據了解,這些高端緊缺人才主要集中在金融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住宿和餐飲業、批發和零售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等行業。

“個稅稅率降低,對我個人來講最主要的還是多了一筆好幾萬的‘額外收入’。”高端人才高廣澤告訴記者,今年個稅APP年度匯算清繳開始有高端緊缺人才減免的選項,點進去發現有好幾萬元的退稅金額,直言這是國家給發的“大紅包”。

“好政策,好服務,讓來三亞的人才吃了‘定心丸’。”高端人才楊志朋說。

人才滿滿獲得感的背后,是三亞用心用情攬才,為留住人才做好服務的體現。一年來,三亞市委人才發展局等部門加強政策學習“送上門”、跟蹤輔導全覆蓋、分類施政、成立了稅務專班等措施多管齊下,有效推動海南自貿港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落地,營造良好的人才環境。

“您個人所得稅實際稅負超過15%的部分,明年將通過匯算清繳退還到您登記的銀行賬號……”去年10月20日下午,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傅君利以“高層次人才服務聯絡員”的身份,將《致海南自由貿易港高端緊缺人才的一封信》送到了半山半島帆船港有限責任公司技術顧問高德華手中。“送”政策上門,聚焦人才關心關注的內容,解答個人所得稅的范圍、享受優惠的力度、政策實施的時間、如何享受政策優惠等問題。這是三亞竭誠為廣大人才做好服務和保障,讓廣大人才在三亞安心工作,擁有更多獲得感和幸福感體現。

一年來,三亞市委人才發展局充分發揮牽頭抓總作用,協調包括稅務部門等相關單位學習好自貿港政策,讓大家全面掌握自貿港人才政策,做好“人才政策紅利”的宣傳與解讀,為打造自貿港人才聚集新高地貢獻力量。2021年,三亞新增認定高層次人才數量大幅增長,較2020年全市高層次人才總量增長77%……在做好政策宣傳的同時,三亞市委人才發展局積極做好高層次人才認定工作,為個稅免征政策的落地做好鋪墊。

由專人進行“一對一”跟蹤輔導,緊密跟蹤工作情況,確保優惠政策落到實處……一年來,三亞對400多家行政事業單位、重點企業分類分批次開展培訓輔導,深入中央商務區、崖州灣科技城等園區“一對一”進行輔導,力爭實現輔導全面化覆蓋、全方位落實;

專門成立了稅務專班,通過專業化團隊,服務全市各大產業園區及自貿港引進的企業和人才,并在崖州灣科技城派駐專班人員,充分發揮稅務專班的作用;

通過在各辦稅服務大廳設置個稅咨詢臺、輔導專區、熱線電話,結合稅企微信群多途徑解答納稅人政策咨詢;

……

一系列“貼心服務”,讓成果擲地有聲:截至今年6月30日,870名高端緊缺人才實際享受海南自貿港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減免稅額7632.63萬元。

9月23日,市民在位于三亞市政務服務中心的海南自由貿易港人才服務“單一窗口”辦理業務。三亞日報記者 李學仕 攝

稅惠加碼企業發展后勁勃發

“我們公司2020年減免約1328萬元的企業所得稅,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去年疫情造成的損失……”2020年6月,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布《關于海南自由貿易港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通知》,從2020年1月1日起至2024年12月31日,對注冊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并實質性運營的鼓勵類產業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

從25%減免到15%,讓企業真正得到了實惠。海南趣玩水運動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苻大靜有著真切感受。在政策出臺的第一個納稅申報期,該公司就享受了減免稅額120萬余元,隨著2020年三亞旅游市場下半年的加速回暖,公司去年全年享受企業所得稅減免金額1328萬元。

“減免的錢可以作為企業發展中的運轉資金,用于保障員工薪資福利待遇、升級改造設施設備、引進和打造訂制優質旅游產品,用來提升對客接待服務品質和優化游客游玩體驗。”苻大靜介紹,公司主要從事投資開發旅游項目、游樂園服務、體育賽事策劃等。公司稅負率降低,可以彌補企業新增勞動力就業成本,提高企業擴展市場的信心。

“政策的出臺是一場‘及時雨’,為企業省下了一筆費用。”三亞千古情旅游演藝有限公司總經理鄭杰君表示,在疫情的肆虐下,旅游市場重創,長達大半年的停業,讓企業負重前行。“我們將這筆錢用在景區停業期間升級整改上,擴大游客休息區,重新調整服務設施,并新建了3個AA級旅游廁所。”鄭杰君說。

稅收優惠政策的實施,還帶來哪些影響?在鄭杰君眼中,利好政策是多方面的。他認為,企業稅負降低的同時,也是人才稅負降低,無形中彌補了企業新增勞動力就業成本。“這對人才引進具有很強的吸引性,優質企業對人才涌入起著不可小覷的作用。”鄭杰君說,在海南自貿港這片優越的沃土上,好的營商環境將促進宜商宜居的良性循環,掙的錢越多,資本越雄厚,大家奮斗也更有勁。

三亞市稅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鼓勵類產業企業15%稅率優惠政策降低了企業運營成本,增強了企業的發展活力。同時,也增強了海南自由貿易港對高端企業的吸引力,使得三亞新增市場主體數量快速增加,引導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據統計,自2020年6月至2021年7月,三亞市稅務局登記納稅人增加34319戶,其中企業納稅人增加27224戶。截至2021年8月底,全市享受企業所得稅鼓勵類產業15%稅率的企業共計157戶次,共減免企業所得稅5.05億。

落實好相關惠企政策

不斷優化營商環境

范圍廣、力度大……這正是海南自貿港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的特點,其優惠力度之大,享受優惠條件之“寬”,充分體現了海南筑巢引鳳、求賢若渴的誠心。我國現行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最高稅率45%,經營所得最高稅率35%,而符合條件的高端緊缺人才海南實際稅負不超過15%。

這樣的低稅收,對于企業及個人來說,吸引力十足。從近一年落戶的市場主體數量來看,也得到了很好的印證。可以看到的是,在海南自貿港建設的背景下,人才引進政策、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等優惠“大禮包”疊加,釋放“虹吸”效應,吸引人才和市場主體集聚。人才高地和優質企業扎堆的自貿港雛形,海南已經開始嶄露頭角。

海南自貿港在個稅征收方面,釋放出了對高端、緊缺人才及企業的善意,對個人和企業來說無疑是利好的。但是未來立足三亞發展,需要長遠的角度。在采訪中,不少企業也提出了期待。

“隨著海南自貿港建設的推進,政府各方面的政策也在逐一落實,像企業所得稅按照15%進行征收政策一樣,企業不斷得到自貿港的政策紅利,這些政策都深刻地讓企業感受到政府對企業的關懷,讓企業樹立信心。”鄭杰君說,對于未來,希望有更多的政策紅利,幫助企業解決發展中的難題。

“期待相關優惠政策更靈活些,讓更多符合海南自貿港發展定位的企業、個人享受優惠政策的紅利,吸引更多的人才來海南發展。”邱猛建議。

未來,三亞將如何更好地落實政策?除了加強政策宣傳和納稅輔導,確保納稅人知曉和掌握“雙15%”優惠政策。三亞也將及時解決和明確政策執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提升政策執行的確定性和穩定性。

三亞市稅務局負責人表示,未來也將不斷加強與市發改委、市投促局等相關部門的聯動配合,近期將針對營商環境建設與惠企政策兌現機制通過實地考察、觀摩學習等方式,學習先進地區的管理經驗,不斷優化三亞市稅收營商環境,落實好相關惠企政策。(記者 張慧臏)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