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關注 > 正文

全球通訊!一斤海鮮,包裝袋重一兩半!鄭州一海鮮市場商戶會報“陰陽價”

鄭州市中部兩岸海鮮物流園的海鮮區

記者將裝羅氏蝦所用的塑料袋進行了復秤,家中的秤顯示為74.4克。

□大河報·豫視頻記者 吳國強 文圖


【資料圖】

近日,鄭州市民姚女士給記者反映了自己到鄭州市中部兩岸海鮮物流園內購買海鮮的奇葩經歷。

回憶當時情形的姚女士告訴記者,當天,在上述海鮮市場購買海鮮時,一家商戶對羅氏蝦的報價遠高于市場內其他商戶的報價,但該商戶隨后的解釋讓姚女士瞬間明白了為何價格差距這么大。“一開始報一個價,顧客強調要‘足秤’、‘給夠數’后又是另一個價,買東西給夠秤不是天經地義的事兒嗎?這還成了不同定價的依據了?”姚女士告訴記者,在發現上述情況后,她和家人又詢問了幾家商戶,發現在問過夠不夠秤后,商戶們都會在之前報價的基礎上再報一個足秤的價格。

購買海鮮一斤100元

塑料袋就要占14.88元

“買皮皮蝦,老板說65元一斤,隨口交代一句‘秤給夠啊’,沒成想卻告訴我夠秤得按70元一斤。回家后才發現,裝蝦的塑料袋很厚實,用秤一稱居然有一兩半重,一個塑料袋折合10塊錢了。”

對于姚女士反映的情況,8月13日下午,大河報·豫視頻記者也來到位于鄭州市中州大道北四環附近的中部兩岸海鮮物流園內進行暗訪。

“這皮皮蝦咋賣?”“65元一斤。”“夠秤不?”“夠秤得70元。”

在中部兩岸海鮮物流園的海鮮區內,A6-386號商戶稱皮皮蝦70元一斤是足秤的價格,并表示可以用市場內的公平秤進行復秤,隨即記者便購買了一斤四兩(700克)價值100元的皮皮蝦,在確定重量、金額后,該商戶熟練地給袋子里加水、打氧。

但把所購皮皮蝦帶回家后,記者將商戶稱一斤四兩(700克)的皮皮蝦進行復秤,結果凈重只有577克。記者也特意將裝羅氏蝦所用的塑料袋進行了復秤,在充分控干水后,記者家中的秤顯示為74.4克。74.4克什么概念呢?你購買的一斤海鮮價值100元,塑料袋就占了14.88元,如果海鮮一斤30元,塑料袋就值4.46元。消費者購買的海鮮價格越高,塑料袋的價值也會水漲船高。記者當天暗訪時段看見,該市場絕大多數消費者來到這里一般都不會只買一種海鮮,往往雙手拎著好幾個塑料袋。

海鮮區內有5個公平秤

卻沒有人去使用進行復秤

而在另一家門牌號為A6-372號潤和海鮮店,羅氏蝦的售價為43元每斤,遠高于同市場內30多元的價格,于是記者將剩余不多的羅氏蝦全部購買,店主稱重后表示有一斤半的蝦(750克)共計65元。與皮皮蝦的情況類似,商戶稱一斤半(750克)的羅氏蝦,去掉塑料袋后的凈重只有545.5克。

記者在該海鮮市場內暗訪時發現,雖然該市場整個海鮮區內有5個公平秤,但在整個暗訪的兩個多小時的過程中,沒有人去使用該公平秤進行復秤。

“商戶在稱完海鮮跟顧客確定好重量后會立刻給袋子里裝水、打氧、加冰,顧客根本就沒有辦法復秤。”姚女士說。

業內人士透露“潛規則”

對此,一位曾在該市場內經營海鮮生意的業內人士也向記者證實,用加厚的塑料袋、不控水,這都是商戶們的常規操作。而購買的海鮮因需要保鮮,后續加水、打氧、加冰后的一系列操作,也會讓市場內的公平秤失去存在的意義。

“商戶會說,海鮮在一段時間后‘掉秤’是正常現象,又不是現場發現的,商戶不承認你也沒辦法。再說,市場離市區遠,一般人也不會專門再跑回來說這個事情。”該業內人士稱,反倒是買的越少被坑的概率越小,比如說一斤大號的羅氏蝦,原本一斤就沒有幾個,如果少幾兩顧客會感覺非常明顯,這也是為啥商戶一網兜下去都是好幾斤的原因。

上述業內人士補充說,其實這些現象此前在國內很多城市的海鮮市場內都比較常見,但在近兩年都在逐步改善。記者查詢公開資料顯示,山東省濟南市的不少市場內,已開始禁止使用這種加厚塑料袋對海鮮進行稱重,全部替換成重量不足20克的包裝規格。南方沿海部分城市的要求更為嚴格,甚至不允許商戶連帶塑料袋一起稱重,必須在控干水后,使用已“除皮”的秤進行稱重。

市場管理方回應質疑

在中部兩岸海鮮物流園暗訪時記者發現,不管顧客購買什么品種的海鮮,商戶都是將海鮮從水里撈出后直接放到一個黑色或紅色的塑料袋內后,再進行稱重。并且,該市場內的各種海產螃蟹,捆綁蟹鉗的繩子也是非常粗壯,其中捆青蟹的繩子最為夸張,有成年男子的拇指粗細,青蟹老板也承認繩子有點粗,表示進來的貨就是這個樣子,并非他后期增加的,但強調繩子重量不會超過2兩,超過了退錢。

對于暗訪所發現的情況,8月15日,記者撥打了中部兩岸海鮮物流園公平秤后的投訴電話反映問題。該市場管理方一名張姓的工作人員在電話中稱,市場內的公平秤是由政府統一配發的,每天都會有專人保障公平秤的正常使用,消費者發現秤不夠,現場打電話就會有人立刻處理,進行復秤。

關于正常市場內都在使用加厚塑料袋的問題,該張姓工作人員表示,目前整個市場是這種情況,但市場會有人提醒前來購買海鮮的消費者,可以使用自帶的塑料袋進行稱重。但在記者暗訪的時段內,并沒有遇到過類似的提醒,在市場醒目位置,也未發現設有相關提示的告示牌。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海鮮市場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