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在疫情“倒春寒”的影響下,部分企業生產經營遇到困難,尤其是餐飲、零售、旅游、民航等服務行業受影響較為嚴重,經營壓力增大。
兩年前,同樣是面臨疫情影響與企業經營發展困難,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和全體人民的不懈努力下,我們在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同時,實現了經濟社會發展的重振與復蘇,這離不開各級政府出臺的助企發展紓困解難的“硬核”措施。
如今,疫情卷土重來,又到了穩經濟的關鍵性時刻。我們要全面踐行“一改兩為”的要求,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助企紓困,拿出更多“硬核”舉措,制定更多精細的措施,幫助困難企業渡過難關,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要明確重點行業、重點對象,給予精準幫扶。幫企業紓困解難,不能“撒胡椒面”,要把有限的資金、資源用到“刀刃”上。要立足受疫情沖擊較大的行業領域,聚焦抗風險能力更弱的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出臺具體幫扶政策。比如,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餐飲、旅游、零售等服務業,既要出臺增值稅抵減、土地使用稅優惠、失業保險費率優惠、房租減免等“看得見”稅費減免優惠政策,又要立足長遠,通過加大政府采購支持、開展促銷活動等措施,幫助其擴大市場,解決“客源”問題。
要發揮好金融的關鍵作用,給予“輸血”支持。疫情之下,一些企業資金鏈緊張,甚至處在“生死”邊緣,此時若有力量“拉一把”可能就會“起死回生”。要發揮好金融的“血脈”作用,優先支持困難行業特別是服務業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同時,鼓勵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為符合條件的餐飲、零售業中小微企業提供融資增信支持,幫助受疫情影響企業續保續貸。
要立足企業發展痛點堵點,給予個性化幫助。不同的企業有不同的訴求需求,也有著不同的堵點痛點,我們要細致調研、問企所需,分類梳理企業在用地、用工、用人、資金、技術、審批、成本等方面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對個性化的問題加強“一事一議”和“一企一策”的服務,對突出的共性問題從政策層面加以研究解決,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越是困難的時候,越要體諒和懂得企業特別是企業家的不易,多給他們力量和信心。”今年的安徽省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這句話,讓廣大企業家倍感溫暖。疫情當前,我們要貫徹落實好全省改進工作作風為民辦實事為企優環境大會精神,以 “將心比心”的態度、“馬上就辦”的速度、“辦就辦好”的力度,幫企業辦實事、解難題,讓企業感受到“雪中送炭”的溫暖、“雨中打傘”的貼心,助力他們早日走出陰霾,迎來明媚燦爛的春光。(王弘毅)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