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數據 > 正文

觀熱點:歐美經濟疲軟海外需求不佳 對股市影響多大?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財聯社9月21日訊(編輯 胡家榮)近期海外市場通脹并未降溫,例如8月美國CPI同比增速達8.3%,核心通脹再度上漲,整體回落幅度不及預期;歐元區德國、意大利、西班牙等核心國通脹數據也居高不下,這一背景之下,是各國央行持續實施貨幣緊縮政策,以應對通脹。

事實上,貨幣政策以及流動收緊,令歐美經濟及需求疲軟,PMI、工業產值等經濟生產指標回落嚴重,這也影響到港A兩地市場走勢。

光大海外指出,出口數據與A股和港股的走勢具有一定相關性。在出口數據回落期間,市場大概率表現不佳。但這主要因為A股和港股走勢主要受到中國整體經濟景氣度的影響,呈現出同漲同跌的規律。相比較而言,港股對PMI變化的反應更為敏感。出口數據通過影響整體經濟情況影響大盤走勢,其單獨的漲跌對市場走勢的影響力有限。

從行業來看,商貿零售、紡織服飾、通信、輕工制造、機械設備等工業制造業在外需回落期間表現不佳。從歷史上外需回落的時間段數據來看,商貿零售、紡織服飾、輕工制造、機械設備等下游行業均表現不佳,這與下游行業特別是工業制造業對外依存度較高相關。

在電子、家用電器等行業中,光大指出,盡管海外收入占比較高,但受益于原材料價格的下降,在部分外需回落期間仍能取得一定的超額收益。相對來看,美容護理、醫藥生物、房地產、建筑材料、農林牧漁、食品飲料等與外需相關度不高的行業容易取得較好的表現。

短期港股市場仍存估值修復空間

正如上文所提到,外需表現不佳,這也成為港股走勢不佳的原因之一。光大指出,短期存在估值修復的空間,長期走勢仍然取決于基本面。整體來看, 8月各項經濟扶持政策出臺后,經濟基本面在三季度有望持續恢復。另一方面剔除新經濟后,港股的PE及PB估值均處于2002年以來的歷史低點,估值分位數也位于近幾年的較低水平。隨著各項利空因素基本落地,港股短期存在一定的估值修復空間,8月末的反彈可能持續。

長期來看,港股修復的高度和持續性仍取決于內地經濟的拐點及改善程度。行業方面建議關注:受益于經濟扶持政策及貨幣寬松的地產、基建、物業在內的穩增長行業;中美審計合作前景下,退市風險有望緩解的互聯網科技公司。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