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你關注哪些議題?”“去年的建議辦理進展如何?”1月19日,省十三屆人大五次會議開幕前一日,不少代表在住地抓緊修改完善建議之余,還就一年來的履職感受和關注的話題展開熱烈交流討論。記者采訪發現,人才培育引進、職業教育、大灣區軌道交通等成為代表建議的關鍵詞。
關鍵詞:人才培育
推動人才跨地域交流
中央人才工作會議提出在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高水平人才高地的戰略布局,賦予廣東新的重大機遇、重大平臺、重大使命。今年,不少代表帶著對于加快人才強省建設、推動在大灣區建設高水平人才高地的思考來參會。
在省人大代表、廣州市浩洋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蔣偉楷看來,港澳地區是國際高端人才的聚集地,珠三角地區則是高質量創新企業的孵化場與成長基地。“促進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創新需求-高端人才三者的有效互動,可以探索建立大灣區人才合作平臺和合作協調委員會,利用港澳與廣東地區錯位資源優勢,促進研發與人才服務相互補充。”他認為,此舉有利于推動實現高端人才和國際人才跨地域、全天候無障礙交流及研發合作。
產業邁向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專業技能人才。“目前,新型制造業等行業用工需求缺口較大,要推進學校與企業產教融合,讓學生素質契合崗位需求。”省人大代表、江門職業技術學院材料技術系教師李珩認為,“十四五”時期,廣東提出推進20個戰略性產業集群建設,為職業教育和學生發展提供了明確方向。
李珩建議,職業院校應與產業集群龍頭企業、產業園區緊密聯動,深化校企合作辦學,根據產業用工需求及時調整招生計劃和培養方案,讓學生“出了校門就能就業”。同時,注重內涵式發展,不斷升級職業院校師資力量和教學設備,推動企業工程技術人員、高技能人才和職業院校教師雙向流動,讓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緊跟產業發展步伐,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源源動力。
“鄉村人才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今年,省人大代表、茂名豐碩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劍波帶來兩份關于技工學校建設的建議。“粵西人口較多,但高學歷人才流失問題突出,建議加快推進粵西高級技工學校建設,大力發展實用性職業教育,為推動鄉村振興發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撐。”李劍波說。
關鍵詞:軌道交通
推動城際鐵路“一張網、一張票”
去年以來,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加快建設進度,“軌道上的大灣區”成為代表們普遍關注的一個話題。
“目前,大灣區鐵路運營里程超過2300公里,灣區內主要城市間基本實現1小時通達,強力推動大灣區進入‘軌道時代’時機已至。”在省人大代表、華興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合伙人馮琨琮看來,推動大灣區軌道交通建設,既需要強有力的執行部門整體統籌,也要依靠高質量整體規劃穩定管控。
為此,馮琨琮建議,加強頂層設計,由省級部門統籌和管理,各城市成立專門軌道交通管理機構,建立日常的統籌協調機制。“各城市應緊緊抓住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十四五’發展規劃機遇,圍繞大灣區發展整合交通資源,加快推進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報批、管控、建設,進一步優化大灣區城市空間,引領產業布局。”
推進軌道交通建設中,如何充分發揮支點城市作用?省人大代表、懷集登月氣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管理者代表廉紹玲認為,要通過路網建設,打造綜合交通樞紐。“建議采取更有力舉措打通粵港澳大灣區連通西南地區的便捷貨運通道,為粵港澳大灣區肇慶(懷集)綠色農副產品集散基地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在來廣州報到的路上,省人大代表、陽江綠源人造板有限公司工會主席林巧園和其他代表熱烈討論著廣湛高鐵建設。“廣湛高鐵是粵西地區首條350公里時速的高速鐵路項目,項目的建成通車,將進一步加強粵西地區與廣深的‘硬聯通’,加快融入‘雙區’建設,也將更加方便群眾出行。”她說,今年將建議省有關部門加大支持力度,加快推進項目廣鐵集團代建工程段、廣湛高鐵機場段建設,力爭于2025年同步建成通車,為粵西地區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引擎”,實現群眾的多年期盼。
關于軌道交通運營,省人大代表、廣東伊之密精密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制造顧問陳洪錦建議,廣珠城軌也可按照地鐵方式運營,實現站站停靠、加大班次密度,全面推進全省城際軌道、地鐵、綜合交通樞紐和市政道路的連通,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構建“一張網,一張票,一串城”的網絡化城際鐵路運營格局。(記者 王佳欣 李鵬程 王聰 尚黎陽 王彪 李靄瑩 王越瑩)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