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 陳詩昂
(資料圖片)
后天,鐵路暑運就要開始了。
這個暑運,無論是民航,還是鐵路,都料將迎來一個超越2019年的“豐收季”。
昨天,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從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國鐵集團鄭州局)了解到,7月1日至8月31日,為期62天的暑運預計將發送旅客3300萬人次。
鐵路暑運即將開啟,鄭州東站候車廳日漸擁擠。受訪者供圖
從數字上,可以看到一個持續復蘇的文旅市場
鐵路的變化,不僅帶來了時空與觀念的巨變,更意味著交通樞紐優勢的再造、經濟版圖的重塑。
大河財立方記者從國鐵集團鄭州局了解到
7月1日至8月31日為期62天的暑運
預計將發送旅客3300萬人次
鐵路部門的預測準不準?2019年,預測值為2611.5萬人次,終值為2670萬人次。2018年,預計值為2339萬人次,終值為2438.6萬人次。
3300萬人次,應該是國鐵集團鄭州局暑運歷史最高的一次,遠超2019年和2018年。
從數字上,可以看到一個持續復蘇的文旅市場和客運運輸市場。鐵路暑運發送旅客人次的增長,和不斷延伸中國高鐵營運里程密切相關。聚焦中原,主要助推因素是河南米字形高鐵路網的不斷完善和最終落成。
從2010年2月6日鄭西高鐵開通,到2022年6月20日鄭渝高鐵全線通車運營、濟鄭高鐵濮陽至鄭州段開通運營,京廣高鐵、徐蘭高鐵、鄭阜高鐵、鄭太高鐵、京港高鐵商合段在中原大地上共同構成了米字形高鐵網絡。
同時,京廣高鐵北京至武漢段常態化按時速350公里高標運營,在完善我國高速鐵路網的同時,多個城市間旅行時間進一步壓縮。
現在,以鄭州為中心,已經形成了輻射河南全省省轄市的1小時經濟圈,高效連接周邊省會城市的2小時經濟圈,通達全國主要大中城市的8小時經濟圈。
從暑運的數據和信息中,還能看出點什么?
雖然國鐵集團鄭州局所轄范圍并不能完全覆蓋河南全省,甚至于還囊括了山西部分區域,但也能反映出中原地區人民的暑運偏好區域。
在這里,記者選擇了2017年以來的資料和數據。為什么從這一年開始?這一年11月,全國18個鐵路局完成公司制改革工商變更登記并正式掛牌。這是鐵路公司制改革的重要成果,為國鐵實現從傳統運輸生產型企業向現代運輸經營型企業轉型發展邁出了重要一步。
從此以后,可以看到鐵路實施了更具市場化考量的、更頻繁的調圖。價格上,高鐵動車實行了市場化的浮動票價。更具市場化的鐵路,擁有了更多的市場,也更能反映市場偏好。
從目的地來看
2017年,改名前夕的國鐵集團鄭州局
暑運客流主要流向集中在京滬杭、東北、西北、沿海城市和桂林、大連、昆明、成都、貴陽、西寧、哈爾濱等主要旅游城市
2018年,客流主要集中發往
京滬杭、東北、西北、沿海城市等方向北京、上海、廣州、西寧、哈爾濱、烏魯木齊、桂林、成都、貴陽、青島、大連、秦皇島等主要旅游城市
2019年,旅客流向集中于
上海、廣州、烏魯木齊、桂林、北京、成都、蘭州、哈爾濱、大連、青島、煙臺、秦皇島等旅游城市
2020年,客流集中發往
上海、北京、杭州、成都、青島等旅游城市
2022年,客流集中發往
北京、廣州、杭州、上海、重慶、青島等城市
而根據國鐵集團鄭州局
對2023年暑運客流的預測情況
直通客流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杭州、廣州、深圳、青島、成都、大連、日照、廈門等地
顯然,從近幾年的情況看,中原人民的暑期鐵路旅行,大城市和大海更受偏愛。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