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關注 > 正文

300多支隊伍同臺競技 智能網聯汽車“情景賽”,下周二上演|熱推薦

大河報·豫視頻記者 解元利 耿子騰

自動駕駛離我們有多遠?未來智慧出行會是什么樣?智能網聯汽車網絡安全如何?……

昨日,記者從省政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23中國(鄭州)國際智能網聯汽車大賽(以下簡稱大賽)將于6月20日~24日在鄭州舉辦,本次大賽以“豫見智能駕駛,開創美好未來”為主題,將集中展示當前智能網聯汽車行業的前沿技術。


(資料圖)

屆時會有包括上汽、宇通、小鵬、百度等在內的300余支隊伍同臺競技,以及來自學術界、產業界的“大伽”就軟件新生態加速汽車數字化發展、SOA汽車軟件架構、載人自動駕駛商業發展趨勢等行業熱點問題進行交流碰撞。

300多支隊伍同臺競技,帶來科技盛宴

目前,汽車產業正在從機械化向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和共享化演進,汽車產業的“新四化”推動著整個行業技術變革、產業重構。

從自動駕駛、車路協同到動力能源、人工智能等,智能網聯汽車的技術正在快速迭代進步。本次大賽就將搭建一個集全球智能網聯汽車前沿展示、賽事比拼、交流研討、智能體驗于一體的國際化交流合作平臺,讓智能網聯汽車先進技術和創新應用成果進行一次集中展示和交流。

據悉,本次大賽設置了封閉測試、開放測試、專用項目測試、信息安全測試、網聯性能測試、智駕仿真和路測算法仿真等單項和高速公路比賽,可以說覆蓋了智能網聯汽車應用各種場景。

賽事更以實際應用場景為切入點

結合各層級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現狀

打造智能網聯汽車“3+2+1”6項高水平挑戰賽事

“3”

打造3類智駕能力比拼賽

即實車智能駕駛通用場景挑戰賽、智能算法仿真挑戰賽

網聯場景挑戰賽

“2”

打造2類應用場景挑戰賽

即智能網聯汽車信息安全挑戰賽與特殊場景挑戰賽

“1”

打造1類綜合環境實踐賽事

即開放道路挑戰賽

大賽中將會有包括清華大學、同濟大學等組成的高校隊,上汽、宇通、小鵬等整車制造企業以及百度、文遠等自動駕駛企業隊在內的300余支隊伍同臺競技,帶來一場充滿未來感的智能科技碰撞的盛宴。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大賽結束后,還將開展智能駕駛“公眾體驗月”活動,屆時廣大市民將可以在鄭東新區、鄭州高新區天健湖部分開放道路等場地體驗到智能駕駛服務。

行業熱點問題,院士、專家交流碰撞

在汽車行業正在經歷的這場劇烈的產業變革中,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業已成為我國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驅動力。據中汽協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為136.6萬輛和136.7萬輛,到2022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705.8萬輛和688.7萬輛。

以我省為例,近年來,政策先行,先后出臺了《河南省新能源及網聯汽車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河南省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若干政策的通知》《河南省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實施方案》等一攬子政策文件,有力支撐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提速提質發展。

在一系列鼓勵政策的引導下

我省新增新能源汽車32萬輛

保有量已超過89萬輛

累計建成公共充電站3967座

公共充電樁7.2萬個

新能源基礎設施不斷完善

也在進一步推動新能源汽車的發展

毫無疑問,在以新能源汽車為標志的“上半場”中,我們已經處于世界領先的位置,而以智能網聯汽車為標志的“下半場”則正進入到關鍵期,怎樣才能助力產業發展,真正助力中國汽車產業彎道超車呢?

本次大賽還將邀請知名院士及行業大伽,從不同的角度及領域對智能網聯推動全球汽車產業創新生態體系建設等問題做出相關解讀。

與此同時,大賽期間還將舉辦30多場主旨報告活動:“國內車用操作系統商業化落地”、“軟件新生態加速汽車數字化發展”、“SOA汽車軟件架構”、“軟件跨平臺應用創新與實踐”、“載人自動駕駛商業發展趨勢”、“一站式MaaS/TaaS出行頂層構建”、“車-路-云一體化商業落地發展”、“Robotaxi與自動泊車商業應用”、“智能網聯汽車安全技術分享”等,來自產業鏈的代表企業、知名專家齊聚一堂,將就這些行業熱點問題進行交流碰撞。

力爭到2025年,我省新能源汽車年產量破150萬輛

汽車行業作為我省重點支持的“萬億級”五大優勢產業之一,我省明確提出要實現汽車產業換道超越,而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則被省委省政府列為重點培育的產業鏈之一。

近年來,在各地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我省汽車產業規模不斷壯大、產品結構持續優化、產業集群度不斷提升,新能源汽車及智能網聯汽車產業迅猛發展。

“目前,全省現有規模以上汽車及零部件企業600余家,年產整車超過58.6萬輛,產業規模達到2600億元。”發布會上,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二級巡視員白布剛表示,擁有鄭州宇通、上汽鄭州、東風日產、開封奇瑞等16家新能源汽車整車生產企業,擁有漢威、威科姆、華駿、拓普等22家知名物聯網骨干企業,具有智能網聯汽車的基礎平臺;培育了洛陽鉬業、多氟多、中航光電、遠東傳動等一批本土骨干零部件企業,形成了從原材料到核心零部件,再到整車、配套設備、物聯網的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

未來,我省將堅持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方向,持續做大做強汽車產業,鞏固客車優勢,發展乘用車和專用車,重點加快智能網聯及新能源汽車發展,支持氫燃料電池汽車研發和示范應用,打造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高地。

白布剛表示:

“力爭到2025年,產業規模實現跨越增長,新能源汽車年產量突破150萬輛、建成3000億級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