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尊重知識、鼓勵創新,就要保護知識產權,只有這樣人們才敢于創新。但知識產權保護既有邊界,更有期限,不能濫用。”
□本報評論員 丁新科
說起“今日頭條”,你想到什么?很多人都會想到今日頭條APP、互聯網獨角獸企業。那“今日油條”呢,這個名字估計知道的人就不多了。但兩者之間的訴訟糾紛曾在互聯網上掀起不小的波瀾。4月26日是“世界知識產權日”,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通過案例學習知識產權保護相關知識很有意義。
近日,廣州知識產權法院發布了2022年度十大典型案例,其中,“今日頭條”訴“今日油條”侵害商標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案入選。河南今日油條公司在鄭州開設了一家“今日油條”早餐店,模仿“今日頭條”APP風格做了斜框紅底反白招牌,貼上了“關心你的才是好油條”等廣告語。今日頭條所在的抖音公司認為,其四個商標的專有權受到侵犯,該店行為屬于不正當競爭,請求法院判賠200萬元。
很多人認為,“今日油條”大概率會輸掉這場官司,畢竟模仿痕跡明顯,“今日頭條”在前,“今日油條”在后,而且互聯網大廠實力雄厚,有豐富的維權經驗。然而,廣州知識產權法院一審駁回了抖音的訴訟請求。法院認為,“今日油條”的模仿行為不會造成公眾實際混淆,不構成商標侵權。兩者分別使用在完全不同的市場,不構成不正當競爭。法院強調,“對于馳名商標的特殊保護,應當基于利益平衡原則合理劃定保護界限,避免對市場自由和公平競爭空間的隨意擠壓”。
這樣的判決一度引爆了朋友圈,也讓人們再次審視知識產權保護問題。尊重知識、鼓勵創新,就要保護知識產權,只有這樣人們才敢于創新。但知識產權保護既有邊界,更有期限,不能濫用。今日頭條與今日要聞、頭條速覽一樣,屬于公有領域常見詞匯。今天很多網站還設有類似的欄目,多與新聞相關。說起今日頭條,沒人會聯想到一家賣油條的公司。法院的判決可以說是一堂很好的普法課。
前段時間,某童話作家宣布停止維權,自稱這么多年心累了。原本以為會博得同情,沒想到網友們把他維權記錄翻一遍后,紛紛對其報以冷嘲熱諷。一家閥門公司,僅僅因商標名字與童話角色名字重合,就被盯上了。舒克是一個常見的外國人的名字,你用過后別人就不能用了?幸好,相關部門沒有活在童話里,而是依法依規駁回該作家的商標申請。
每一個案例都有其特殊性,如果有人據上述案例認為可以任意傍名牌,也是錯誤的。如,“今日頭條魚”“百度烤肉”等全部被判商標侵權。說到底,經營者還是應該把精力放在研究技術、市場上,靠所謂的“傍名牌”“蹭熱度”,終究走不長久。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