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關注 > 正文

河南省第九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閉幕,創下歷屆規模之最,洛陽接棒下屆_當前觀察

河南省第九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閉幕式上,舉行了會旗交接儀式,洛陽接棒下一屆。

□大河報·豫視頻記者 于揚 李玉坤 文圖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精彩體育盛事,相約魅力周口。4月25日晚,隨著各項賽事圓滿結束,河南省第九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在舉辦地周口市落下帷幕。運動會期間,來自全省各省轄市、濟源示范區和14所高等院校的32個代表團,參加了13個競賽項目和33個表演項目的激烈角逐,既互相競爭又互相交流,綻放出了絢麗多彩的民族團結之花。

參賽人數、賽事時長,均創下歷屆規模之最

萬眾矚目之下,伴隨著激昂的《運動員進行曲》,32個代表團依次進入開幕式會場,引爆全場觀眾的熱情。4月22日晚,本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開幕式上的一個個精彩瞬間,讓人回味無窮。著名的蒙古族青年歌唱演員烏蘭圖雅獻唱《中華民族一家親》,更是把開幕式文藝演出推向高潮。

開幕式上,各代表團入場時進行的30秒駐停表演,首次增設了專職表演人員,集中全面展示各民族傳統文化精粹,成為本屆運動會的一大亮點。

記者還了解到,與往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相比,本屆運動會呈現出三大變化:一是新增了群眾基礎好、易于推廣的空竹球、龍舟拔河項目。二是參賽人數、賽事時長,均創下歷屆規模之最。三是將更多表演性強的項目吸納進來,更加全面地展示了優秀傳統文化。

據介紹,本屆運動會會期5天,比賽時間3天,賽事分為競賽項目和表演項目兩大類。其中,競賽項目有珍珠球、毽球、木球、蹴球、陀螺、板鞋競速、高腳競速、民族武術、民族式摔跤、押加、龍舟、民族健身操、空竹球等13個項目75個小項,表演項目分競技類、技巧類和綜合類,編創參賽項目33個。

“自1982年以來,我省已成功舉辦八屆民族運動會,成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鞏固和發展新型民族關系的重要平臺,成為全面展現我省民族社會事業發展、推進全民健身工作的重要活動。”開幕式上,河南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主任張然在致辭中表示。

選手狂飆,賽場上演“速度與激情”

這是一場耐力、技巧和速度的比拼。

4月24日上午9時30分許,周口市體育中心室外田徑場,河南省第九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的“高腳競速”項目,正在舉行小組賽。通俗地講,“高腳競速”類似于踩著高蹺奔跑,其難度可想而知。

20歲的廣西小伙韋佳穎,目前是周口師范學院體育學院的一名在校大學生,此次,他代表周口市參加“高腳競速”項目。雖然訓練非常刻苦,磨破了手指、磨出了老繭,但為了能在比賽中獲得佳績,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同樣屬于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板鞋競速”,則更多地考驗著參賽選手團結協作的能力。3人一隊,共穿一雙木制板鞋,在田徑場上展開角逐。為了動作統一協調,大家往往喊著整齊的口號,邁著矯健的步伐向終點奔去。

陸地賽道的比拼上演著“速度與激情”,水上賽道的切磋正在演繹著“狂飆”。在周口市體育中心不遠處的沙潁河周口大道東側,便是本屆運動會“龍舟”項目的賽場。

4月24日上午11時許,記者在這里看到,隨著密集的鼓點和嘹亮的號子聲響起,各參賽隊伍鉚足了勁兒劃動著槳板,在水中爭奪第一。水花四濺,龍舟變飛船;水波蕩漾,激戰正酣,選手們群情激昂、精神振奮,進行著“狂飆”般的較量,成為本屆運動會的一大亮點。

記者從4月25日晚舉行的閉幕式上獲悉,河南省第十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將于2026年在洛陽舉辦。閉幕式現場,舉行了會旗交接儀式。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