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報記者 田宜龍 通訊員 關曉萌
秋日天高云淡,走進洛陽市孟津區會盟鎮雙槐村,在干凈的農家小院里,村民崔麗娜指著自家院里的廁所笑著說:“我家的馬桶和城里的一樣,按一下沖水按鈕,沖得很干凈,再也不用擔心有臭味兒了!我們還安裝了洗手池、熱水器,用起來特別方便!”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經過生活污水治理,村里人居環境得到持續改善,村莊變得更美更宜居了。”雙槐村黨支部書記慶會勛說。2019年,該村推進“廁所革命”,全村近600戶村民家里的廁所全部改成水沖式廁所,徹底告別了“一個坑、兩塊磚”的旱廁,居住環境有了質的改變。
孟津區像雙槐村這樣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中“蝶變”的村莊不是個案。近年來,孟津區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作為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行動的關鍵內容,科學規劃、分步推進、精準治污、長效管理,形成了一套生活污水處理模式。
“鄉村振興,生態宜居是關鍵。”孟津區委主要負責人介紹,以治污“小杠桿”撬動農村“大變樣”,實現農村人居環境“里子”“面子”雙提升,孟津區堅持把“廁所革命”作為“一把手”工程,高標準、嚴要求、系統化、人性化推進農村污水治理。
孟津區按照“村里村外不見垃圾、房前屋后見縫插綠、廁所污水一并治理、清潔家園人人出力”工作思路,推動農村污水治理與垃圾清零、“廁所革命”、一村萬樹、清違治亂等協同推進,全面實現“凈起來、亮起來、綠起來、美起來”;
創新實施農村污水治理“三定三分類”工作思路(根據人口定規模、根據水量定管網、根據水質定工藝),合理選擇改廁標準和模式,做到“一村一策、一村一治、一村一量、一村一價”;
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與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把處理后的污水、凈化的雨水資源化利用,種植蘆葦和茭白等水生植物、經濟作物;
……
在一系列強有力舉措的推動下,截至目前,孟津區累計改建水沖式廁所6.2萬座,“三改”覆蓋率達85%以上,鋪設污水管網1400多公里,建成污水處理廠12個、村級污水處理站185個,實現鎮級污水處理廠(站)全覆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覆蓋率達85%以上,獲得了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區)、全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先進縣(區)等榮譽。
“環境美”帶動“村民富”,優美的環境空間和便捷的生活條件,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外出人員返鄉創業、外來人員投資興業。初步統計,全區落地返鄉創業項目2821個,總產值達48億元,帶動就業5.8萬人,為發展鄉村產業、推動鄉村振興注入了活力和動力。
目前,孟津區已建成了十里香、洋豐等特色農業園區55個,培育了天下秀肉牛養殖、生生乳業等農業企業,形成了“三季有花、四季有果”的農旅品牌,成為洛陽市民的“菜籃子”“米袋子”“果盤子”“肉案子”“奶瓶子”。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