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節前最后一周,河南仍然以拼搶的勁頭開展工作,全省第六期“三個一批”項目建設活動如約而至。
滾動推進的項目建設活動,成為我省經濟發展的強大“引擎”,大大增強了我們實現“全年紅”目標的底氣。
(資料圖)
每一期“三個一批”活動都有其核心關注,本次活動也不例外,如何圍繞市場主體全生命周期,服務好各類市場主體,成為重要議題。
市場主體的全生命周期很好理解,一家企業從落地孵化、發展壯大到成為旗艦勁旅的過程就是其生命周期,如同人們的成長過程一樣。
針對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給予差異化的政策支持和服務,是題中應有之義,就好比照料嬰兒和照顧青少年要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一樣。
但是,知易行難。往往知道是一回事,做起來是另一回事,給市場主體提供差異化服務也可能流于粗放。所以,在這次“三個一批”的活動中,我省就細分了培育梯次和服務內容。
首先來看總體要求。
既然我們的服務對象是市場主體,那么通過我們提供的服務,當然希望培育出規模大、結構優、質量高的市場主體。這樣的市場主體越多,我省的經濟就越有活力、有韌性、有后勁。
因此,河南在培育壯大市場主體方面,提出了做優存量、壯大體量、提升質量的總體要求。
再來看培育梯次和服務內容。
培育梯次從低到高分為:微成長、小升規、高變強。對每一梯次的市場主體,我省都會提供差異化的服務。
在微成長階段,需要培育專精特新。
引導企業聚焦主業、精耕細作,提高自主創新、集成創新能力,成為單項冠軍企業、瞪羚企業、獨角獸企業。
到了小升規之后,就要做大規上企業。
此時則需要扶上馬、送一程,加強對企業升規入統的輔導,促進企業輕裝上陣、健康發展。
當企業發展到高變強的關口,則需要多策并舉,幫助企業一舉“破關”。
即堅持制造業頭雁企業培育行動、先進制造業集群培育行動、企業上市倍增行動等行動,支持頭雁企業平臺化發展,龍頭企業加快成長為產業鏈主導型企業。
另外,在梯次培育、分類施策之外,也需直擊市場主體的難點、痛點、盼點。
這其中最核心的問題,就是如何打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和推動助企紓困政策快捷、精準直達落地。
要解決好上述問題,離不開干部的能力作風建設。所以,“三個一批”項目建設活動已成為全省各地干部能力作風的“練兵場”。
各地在實踐中探索出不少經驗,形成了許多好做法:
安陽、許昌、商丘等地建立周例會、月排名、季觀摩工作機制;
焦作、三門峽等地開展“企業服務日”、干部包聯企業等服務活動;
鶴壁、漯河等地則通過緊密對接“頭部”企業強鏈延鏈,帶動上下游企業加速落地建設......
這一項項扎實具體的工作舉措,成為我省“能力作風建設年”的生動縮影。
就在上周,我省召開會議,對全省“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進行全面總結。
會議指出,一年時間,全省廣大黨員干部建設現代化河南的能力素質持續提升,出臺了一大批惠民利民政策措施,實施一大批為民便民項目工程。百姓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format/jpg">
/format/jpg">
/format/jpg">
/format/jpg">
總策劃:董林 劉雅鳴
策 劃:王珂
統 籌:屈芳
執 行:侯皓 黃岱昕
設 計:王坤源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生命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