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本報記者 李曉舒
9月21日上午,中國僑聯第九屆新僑創新創業成果交流活動在北京舉行,鄭州同步設立河南分會場。在省委統戰部、省僑聯、省科協、省科技廳、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衛生健康委、鄭州大學、河南大學、省人民醫院等單位約30名代表的見證下,“中國僑界貢獻獎”河南獲獎代表身披紅色綬帶,上臺接受鮮花與掌聲。
“是榮譽、是激勵,更是沉甸甸的責任”
“這是我第二次榮獲‘中國僑界貢獻獎’。”河南大學醫學院副院長姬新穎說,近年來,國內科研事業不斷發展壯大,科研人員的待遇越來越好,科研平臺建設和水平與國外相比毫不遜色。
將愛國之情、強國之志融入建功國家的實際中去,這是歸僑們的共同心聲。為表彰僑界人才在科研攻關和科技創新方面取得的成就,“中國僑界貢獻獎”在2003年應運而生,每兩年評比一次,它是中國僑聯新僑創新創業成果交流活動的重要內容。目前河南已有20余人獲此殊榮。
撫摸著獲獎證書,河南省人民醫院影像科主任王梅云激動地說:“這是崇高的榮譽,更是莫大的激勵,時刻提醒我要肩負起這份沉甸甸的責任繼續前行。”
“是使命、是擔當,更是連通世界的橋梁”
出國深造是為了更好地報效祖國,這是一種使命與擔當。王梅云說:“回國后,我依然與國外的導師、科研團隊保持著友好聯系,充當中外合作交流的橋梁。”
為了讓海內外高層次人才的報國之路走得順暢,我省在推動新僑創新創業上,方式方法不斷創新,平臺載體持續豐富。據省僑聯相關負責人介紹,除舉辦新僑創新創業成果交流活動外,近年來,省僑聯聘請近百名僑領、僑商擔任海外顧問,與全球400余家海外僑社團建立密切友好聯系;在全省各地成立新僑創業基地,培養評定省級新僑創新創業基地12家、中國僑聯新僑創新創業基地8家;服務多個新僑“專精特新”項目落戶河南……良好的政策環境極大激發了僑界人才回國創新創業的熱情。
強化頂層設計、發揮各方優勢、凝聚僑力僑智。新僑創新創業正全面融入全省新發展格局,為我省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注入新活力。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創新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