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關注 > 正文

環球觀點:汝瓷燒出天青色,真的有秘籍

天青釉瓷蓋碗和盞托

青綠釉蓮花式瓷碗

□大河報·豫視頻記者 劉瑞朝 黃婷 文圖


(資料圖片)

汝窯,是北宋五大名窯之首。天青色是如何燒制出來的?又是憑借哪些特質使其成為御用瓷?胎壁薄而堅、胎體香灰色,又是如何契合宋人的審美意趣的?

昨日上午,大河報·豫視頻“大河帶你玩轉科普”來到平頂山市寶豐縣清涼寺汝官窯遺址,探尋900年前的御窯遺跡,解密那驚艷了代代世人的“天青色”。

【位置】汝窯遺址何處尋?位于寶豐清涼寺

宋瓷是中國陶瓷發展史上承上啟下的巔峰。而汝窯,是宋代五大名窯之一,與官、哥、鈞、定諸窯齊名于世,且有“汝窯為魁”的美譽。相信會有不少人認為汝瓷出自如今的汝州境內,其實,半個世紀以來,考古學者雖然在汝州市(原臨汝縣)境內發現了40多處古窯址,但無法斷定其為汝窯。

寶豐縣文物保護利用中心主任、寶豐汝窯博物館館長王團樂說,從上世紀20年代,一直到2000年,國內外陶瓷與考古學者一直在尋找汝窯之所在。經過數十年的考古發掘,最終在寶豐縣大營鎮清涼寺找到了汝官窯遺址。

那么,為什么不是在汝州,而是在寶豐?王團樂說,古人習慣窯以州定名,五代至晚清寶豐為汝州屬地,故稱汝窯。寶豐清涼寺窯創燒于晚唐五代,終于明初,在北宋晚期成功燒制出天青釉瓷,從而被宮廷壟斷成為御窯,史稱汝窯。

【嬗變】窯爐由大而變小小爐燒出天青色

有句話這樣說,“縱有家財萬貫,不如汝瓷一片”,可見汝瓷之名貴。然而,走進寶豐清涼寺汝官窯遺址展示館內,汝瓷的殘片隨處可見。

“汝瓷是御用品,講究質量要上乘,燒制出來的瓷器,稍有瑕疵,就被當場打碎。”王團樂說,而且,打碎的占絕大部分,僅有少部分被挑選出來,供御皇室。

王團樂說,北宋早中期的窯爐,窯室比較大,到了北宋晚期,則形成了成對出現的橢圓形的小型窯爐,窯室變小,火膛變大,目前傳世的和出土的天青釉,基本都是這種窯爐燒制出來的。他說,窯爐越小,燒出的瓷器也就越為精美。

汝瓷聞名于世,但是傳世的極少。王團樂說,2015年故宮博物院召開了一次汝窯學術研討會,對全世界范圍內的傳世汝瓷進行統計,當時發現了92件,后來又陸續發現了幾件,但整體數量是不足百件。

但是,在寶豐汝窯博物館內珍藏的汝瓷標本,卻有800多件。不同于傳世的汝瓷,它們都是深埋于地下約900年后,被考古發掘出來的。

【技藝】釉料之中添瑪瑙插座給人穿越感

汝瓷之美最有名的贊譽,則是相傳宋徽宗的點評,“雨過天青云破處,者般顏色做將來”。汝瓷造型,莊重大方,胎壁薄堅,胎體呈香灰色,釉色有天青、粉青、天藍、月白等。那么,這種顏色,是怎么做出來的?

王團樂說,汝瓷燒制工藝,大多采用滿釉裹足芝麻釘支燒。首先是素燒,成型后,再施釉。汝瓷釉料的配方中最重要的便是瑪瑙石。在清涼寺汝官窯遺址展示館內,一塊200斤重的瑪瑙石,赫然出現在考古探方中。講解員胡亞萍說,瑪瑙石研碎成末后,加到釉料當中,燒制出的瓷器,會呈現出似玉非玉的美感。

博物館內的試燒插座和插片,乍一看,插座如同電腦外設的眾多接口,而插片就像插在上面的U盤。胡亞萍說,試燒插座用耐火材料黏土制作,有圓形、橢圓形、長方形,試燒插座表面有9~11個插槽,入窯前滿放試燒片,用于二次燒成中測試窯溫和觀察釉色。

“這是汝窯首創的燒造窯具之一。”王團樂說,窯爐中瓷器燒得怎么樣了,通過插片的釉色就可以了解,可見當時技術的先進。

【色調】雨過天青云破處滿釉這般做出來

寶豐汝窯博物館內,以北宋徽宗《聽琴圖》為藍本,進行藝術創造,復制還原了畫中的人物和意象。

撫琴者,宋徽宗本人也。聽琴的人,神態悠然,頗有李太白“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的意象。而右側幾案上所置的汝窯香薰爐,和清涼寺汝官窯遺址出土的汝窯天青釉獸足香薰瓷爐一致。

大河報·豫視頻記者注意到,博物館內的多件鎮館之寶,都是全身施釉的,這又是怎么實現的?這就提到了支釘支燒的工藝。王團樂說,支釘支燒工藝,在其他窯址中也有發現,也有比汝窯年代早的,但汝窯把這個工藝運用到了極致。

清涼寺汝官窯遺址,出土了大量的墊圈支釘。支釘一方面支撐住了瓷器,另一方面也盡量減少與瓷器底部接觸的面積,可以讓整個瓷器都能上釉。

南宋葉窴《垣齋筆衡》記載,“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窯器……”汝窯之所以被作為宮廷用瓷,其中一個原因便是滿釉燒制,避免出現毛口或露胎(露胎即瓷器不施釉的部位)。

【特色】溫潤如玉蓮花紋天下誰人不識君

汝窯之所以成為宋代五大名窯之一,也是有極強的辨識度的。王團樂介紹說,汝瓷有幾大特征,造型簡潔大方,香灰胎,天青釉,釉面如玉,油光洗目,開片近觀如魚鱗,底部殘存有支釘印痕,器內外有蓮紋,裝飾者居多。

“汝窯宮廷用瓷,造型美觀,簡單,厚重。”他說,北宋時候,當時的王公貴族、士大夫崇尚的是簡潔靜雅,故而汝瓷頗受歡迎。汝瓷中有裝飾的以龍紋、魚紋、蓮紋居多,其中蓮紋尤其常見,這也和宋人所崇尚的蓮花一般的風骨有關。

和傳世汝瓷不同的是,清涼寺汝官窯遺址出土的汝瓷,有些部位的色澤已經略顯斑駁。針對此,王團樂說,長時間掩埋于地下,瓷器遭到了鹽堿腐蝕,就出現了這種情況,汝瓷尤為明顯。

這是因為,汝瓷燒制溫度,要比其他瓷器稍微低一些,當時叫做半生燒。溫度再高一點,就呈現不出溫潤如玉的天青色調了。配釉和火候的完美結合,才能創造出天青色。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汝瓷燒出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