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在中國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文瀚廳內參觀 新華社/圖
(資料圖)
頂端新聞·河南商報首席記者王峰
《傷寒論六卷》、汴繡作品《四倍清明上河圖虹橋片段》、朱仙鎮(zhèn)木版年畫《馬上鞭》……這些珍貴的河南文化資源,都可以在中國國家版本館中尋得。近日,中國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開館,其中存放了不少和河南相關的古籍文物。
據(jù)了解,為支持中國國家版本館建設,河南共提交重點征集版本2062種,其中展示書目1854種,新中國出版物17種,文物典籍、庫展古籍等征集展品185種,獻禮物品6種。
中國國家版本館收藏載有中華文明印記的資源
據(jù)介紹,中國國家版本館是新時代標志性文化傳世工程,由中央總館文瀚閣、西安分館文濟閣、杭州分館文潤閣、廣州分館文沁閣組成,歷時3年建設。除了大眾所熟知的圖書版本之外,古今中外所有載有中華文明印記的資源都可稱為“版本”。
中國國家版本館的保藏范圍目前有10大類。新中國成立以來各類出版物版本全部入藏,并吸納具有歷史文化傳承價值的中華古籍、革命文獻、宗教文獻、雕版拓片、碑帖家譜、錢幣郵票、影視劇數(shù)字版和外國精品版本等。中國國家版本館黨委書記、館長劉成勇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介紹,“我國歷朝歷代都把版本保藏傳承放在重要位置,從周朝的守藏室到清代的四庫七閣,專藏機構綿亙千年。中國國家版本館建設,構筑國家版本資源總庫,就是著眼于中華版本資源的永久安全保藏。這對增強中國人的文化自信、厚植民族復興的文化根基具有重大意義?!?/p>
河南元素有多少?中醫(yī)古籍、汴繡、木版年畫、唐三彩都有
中國國家版本館館藏中,河南元素非常亮眼。河南省圖書館選送的《汲冢周書十卷》《莊子南華真經十卷》《周易象通八卷》等均是明清刻本的原件,河南中醫(yī)藥大學圖書館選送的《黃帝內經素問二十四卷》《傷寒論六卷》也都是珍貴的中醫(yī)類庫展古籍。
河南博物院選送的民國木刻帶字雕版、民國木刻梅花篆字雕版,以及中國文字博物館選送的明木活字(復制品)見證了中國雕版印刷術的發(fā)展,河南博物院的鎮(zhèn)館之寶婦好鸮尊(仿制件)入選中國國家版本館見證偉業(yè)展廳。
中原民間工藝也不可或缺。汴繡作品《四倍清明上河圖虹橋片段》、朱仙鎮(zhèn)木版年畫《馬上鞭》、唐三彩《三花馬》、剪紙《紅色精神代代傳承》都作為獻禮物品亮相中國國家版本館,另外,汝瓷水仙盆和鈞瓷蓮花鼓也作為北宋五大名窯的中原代表,讓世人在陶瓷藝術中體會到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yè)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fā)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shù)據(jù)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