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推薦 > 正文

整合存量數據摸清問題底數 江蘇頒發首批林權類不動產權證

“這6本林權類不動產權證,真是‘及時雨’。有了這些證,我們村就可以向銀行申請抵押貸款,籌得的資金,可以用于村里的工業廠房建設,增加村集體收入。”5月30日下午,揚州市邗江區公道鎮河西村黨總支副書記陳志勇激動地說,他剛代表村委會領到了首批林權類不動產權證。

喚醒鄉村“沉睡資產”

這是自省地質調查研究院作為技術支撐單位開展揚州清理規范林權確權登記歷史遺留問題試點工作以來,頒發的第一批林權類不動產權證,發證面積238.11畝。重新核發現狀林地的不動產權證書,最大程度地保護了林權人的利益。由于林權證記載事項與現狀不符,林權人難以依據原林權證享有權利。基于當地林地“小而散”且與耕地等非林地縱橫交錯的現實,在尊重林權人意見基礎上,對現狀林地予以重新設定宗地和登記單元并確權登記發證,使林權人能夠以新的不動產權利證書對現狀林地行使抵押等權利,解決了歷史遺留問題。

2021年7月,揚州市被自然資源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選定為全國清理規范林權確權登記歷史遺留問題工作16個試點地區之一。此次全國首批16個試點地區分散在不同省市,各有各的特色,而揚州是江蘇省唯一一個入選全國清理規范林權確權登記試點的地區。

揚州市地處江蘇省中部,江淮平原南端,長江與京杭大運河交匯處,具有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優越的自然環境,是江蘇長江經濟帶重要組成部分、南京都市圈成員城市和長三角城市群城市。隨著城鎮化和經濟發展加快,土地開發程度增加,耕地資源日趨緊張,農民惜耕觀念根深蒂固,毀林造田的現象嚴重,造成地類破碎,形成了林業資源規模小而散的特點。

省地質調查研究院堅持問題為導向,以規范林權登記為基礎,林業管理與林權登記相結合為主線,解決林地地類沖突為重點,穩妥探索各類歷史遺留問題解決思路,規范推進林權不動產登記,取得積極成效。

高屋建瓴 通力協作

為按時保質保量完成部省賦予的任務,揚州市高度重視此次試點工作,堅持頂層設計與精細管理相結合。在2021年10月,揚州市政府印發了《揚州市清理規范林權確權登記歷史遺留問題試點工作實施方案》,明確了工作目標和要求,并對技術路徑、解決方法提出了具體的思路,成立了分管市長為組長、各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工作領導小組,分工具體,責任明確,建立了“政府負責、部門協同、上下聯動”的工作機制,統籌推進各項工作。

由省地質調查研究院牽頭作為技術支撐單位,抽調各縣市區精通業務不動產登記、林業管理人員集中辦公,細化各項任務到崗、到天、到人,確保工作落到實處,做到管理協調精準控制。

整合存量數據 摸清問題底數

林權試點工作,揚州將整合林權歷史存量數據作為首要任務。在項目啟動之初,各地就將原本散落在農業農村、林業、檔案館等部門的林權登記檔案,集中移交給不動產登記部門。同時,搜集整合了集體土地所有權、土地承包經營權、不動產登記、國土變更調查、永久基本農田、國土空間規劃、河湖和水利工程劃界、交通路網等多源數據成果,通過林權登記數據落宗、基礎數據整合,全面梳理林權確權登記各類歷史遺留問題,將各種數據集中在“一張圖”上顯示,一目了然地掌握林地范圍的各種信息,摸清問題“底數”。截至2021年底,經過整理,揚州市原有林權登記宗地14561宗,已過期7661宗,尚在有效期內6900宗,登記面積46.21萬畝。

對照林權登記歷史遺留的六大問題,省地質調查研究院技術人員梳理出登記信息不全問題11342宗,權屬重疊問題7734宗,地類沖突問題11208宗,確權程序不規范問題9903宗,已登記未發證問題2908宗,其他問題2545宗,并建立了歷史遺留問題分析臺賬。

精準分析溯源 逐宗逐步銷號

在林權歷史遺留問題處置中,省地質調查研究院堅持問題導向,精準分析,通過對不同歷史時期的遙感影像判讀以及聯系林業老站長、老村委會主任實地走訪,追根溯源,摸清登記范圍內歷史時空變化情況,研究不同時期的相關政策,分析擬定解決思路,確定解決辦法,形成“一宗一策”。經梳理分析,每宗地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兩種及以上的歷史問題,解決難度增加。結合實例、舉一反三,制定了《揚州市清理規范林權確權登記歷史遺留問題處置辦法》,針對不同的問題類型,按照“尊重歷史、實事求是、連續穩定、便民利民”的原則,積極探索集中解決的方法和路徑,將歷史遺留問題化解率100%定為工作目標。處理林權歷史遺留問題的同時,開設新增林權辦證通道,集中辦證期間免登記費、免調查費,主動服務,送證上門。

創新地籍方法 軟件硬件兩手抓

在前期縣市試點工作的基礎上,以便民服務、規范高效為目標,明確調查組織形式、創新技術方法,細化地籍調查要求,規范地籍調查流程,省地質調查研究院協助制定了揚州地方標準《揚州市林權地籍調查技術規程》,規范了林權地籍調查數據獲取及成果提交。揚州市為提升林權數據整合和變更調查數據質量,在建庫軟件和權籍調查軟件中開發數據質檢功能模塊,依據揚州市林權數據質量檢查細則對調查數據進行質檢,并出具質檢報告,以供作業單位進行整改。

作業中以0.2m高精度影像圖為底圖,對所有需要換發證和新發證的宗地,全部統一重新開展了地籍調查,同時利用無人機傾斜航空攝影技術形成三維實景模型,結合“一碼+”三維地籍建設試點工作,探索“一碼+”三維地籍在林權登記中的應用。通過軟件硬件兩手抓的方法,為提高林權地籍調査工作水平提供依據和支撐。

助力“三權分置” 精細管理顯特色

以確權登記為出發點,探索“三權分置”登記方法,在地籍調查過程中增設了《土地經營權地籍調查表》,用于土地經營權流轉的權屬信息調查,便于分離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同時登記系統拓展“三權分置”登記類型及事項,優化辦理流程,建設林權調查數據管理、林權登記相關功能,實現林權類不動產“地籍調查、數據管理、登記辦理”信息化管理建設目標。

為解決林地劃宗與不動產登記數據庫標準間的矛盾,滿足林權精細化管理的業務需求,創新性開展林木定著物要素管理及按定著物設定不動產單元的工作模式,并將信息化管理系統進行了針對性地定制改造。

管理登記結合 線上線下同步

省地質調查研究院協助揚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制定《揚州市林權類不動產登記操作規范》,明確林權登記的收件清單、審核要點和操作規范。在本次工作中,揚州建成標準統一、圖屬結合的高標準林權數據庫,優化升級揚州市“互聯網+不動產”不動產登記納稅交易一體化平臺中林權類不動產登記功能,統一登記標準,提升登記效率,達到線上線下24小時不打烊登記,實現了林權登記“全市同標、全域通辦”。

揚州市在項目啟動之初,就明確了“以林權登記促進林業管理、線上線下登記全覆蓋”的目標。在林權地籍調查和登記信息中,增加了林地小班號、樹種因子、公益林事權等級等林業管理信息,通過不動產登記系統的升級,形成全市統一的林權信息登記系統,預留了與林業管理平臺的接口,優化營商環境,實現了林權登記信息與農業農村、銀行等多部門的實時共享。以便民利民為宗旨,為使原林權人能夠以新的不動產權利證書對現狀林地行使抵押等權利,揚州市積極與各商業銀行對接,確認林權合法抵押事宜,還促使農商銀行啟動了林權抵押的專項調研工作。(趙立科 王賦 陳娟)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揚州市邗江區 林權類不動產權證 沉睡資產 江蘇省地質調查研究院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