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推薦 > 正文

江蘇省檢察機關加大打擊侵害未成年人權益犯罪力度 辦理多起全國首例公益訴訟案

“全省檢察機關對正在辦理的侵害未成年人權益案件,進一步加強提前介入工作,引導公安機關偵查取證,及時提取關鍵證據;對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的,依法快速批捕起訴。今年以來,全省檢察機關已批捕、起訴侵害未成年人權益案件818件944人,開展提前介入678次。”5月30日,省檢察院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我省檢察機關依法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相關工作。

依法嚴懲侵害未成年人權益犯罪

對嚴重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我省檢察機關加大打擊力度,從嚴從重從快懲處,堅決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今年全省檢察機關開展嚴厲打擊侵害兒童權益違法犯罪專項監督活動。對十年來檢察機關辦理的拐賣、收買兒童類案件開展關聯犯罪研判,已梳理排查發現可能涉嫌犯罪的線索14條,移送公安機關調查12條。”省檢察院副檢察長趙志剛介紹。

我省充分發揮強制報告制度、必問制度在發現案件線索方面的積極作用,加大案件線索排查力度。強制報告制度施行以來,全省各地已接收報告線索356條。南京市玄武區檢察院與民政、教育、醫療、救助、街道等未成年人保護職能部門共建,推動強制報告和入職查詢制度納入網格化管理,實現玄武區59個社區,97所中小學校、幼兒園全覆蓋。

“我們還建立涉未成年人案件必問制度,要求各地在辦理涉未成年人案件中,必問有無了解其他侵害未成年人或侵害其他未成年人案件事實,以深挖徹查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趙志剛介紹,全省各地已通過必問制度發現案件線索75件。

為了幫助未成年被害人身心康復、回歸社會,檢察機關還通過心理疏導、司法救助等方式,兜牢被害人關愛救助底線。省檢察院會同省公安廳、省衛健委出臺《關于做好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取證工作的實施意見》,明確在做好取證工作的同時,“一站式”開展醫療救治、心理疏導等工作。目前,全省建成“一站式”專門辦案區102處,去年以來為未成年被害人提供心理疏導3013人次,為1276名未成年被害人發放救助金872.68萬元。

辦理多起全國首例公益訴訟案

5月12日,宿遷市人民檢察院訴被告某酒店管理公司向未成年人提供上網服務民事公益訴訟案在宿遷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法院當庭宣判被告禁止向未成年人提供互聯網上網服務,并于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在國家級公開媒體向社會公眾書面賠禮道歉。此案也是全國首例電競酒店向未成年人提供上網服務民事公益訴訟案件。

除了此案,淮安、南京、常州等地檢察機關還針對為未成年人文身問題、酒吧接納未成年人問題開展公益訴訟監督,成功辦理全國首例為未成年人文身民事公益訴訟案、首例酒吧接納未成年人民事公益訴訟案。“我省未檢辦案質量位居全國前列,事實孤兒救助、司法訓誡等多項工作也是在全國率先探索開展。”省檢察院第八檢察部主任毛建忠介紹。

針對未成年人生命健康權、受教育權、發展權等基本權利受侵害問題,我省檢察機關加強法律監督,綜合運用支持起訴、公益訴訟等方式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比如,針對辦案中發現的實施性侵、虐待等嚴重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長期不履行監護職責導致未成年人流離失所以及拒不支付撫養費的監護人,檢察機關通過支持起訴撤銷監護人資格、支持起訴追索撫養費等方式幫助改善未成年人生存環境。去年以來,共辦理監護監督支持起訴案件102件。

形成合力關愛未成年人良好氛圍

今年初,南京市鼓樓區某教育培訓機構多家門店突然停止營業。涉案培訓機構關門跑路,如何維護眾多學生和家長的民事合法權益?鼓樓區檢察院立即展開行動,在甄別排除刑事犯罪的同時,引導學生家長依法理性維權。經審查,檢察機關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依法支持學生及家長向法院提起訴訟,并依法參與訴訟活動。目前該院陸續支持140余名家長向法院起訴,幫助追討培訓費100余萬元。

我省檢察機關還開展“檢愛同行 共護未來”專項行動,通過檢察建議等方式,督促有關部門積極履職,凈化未成年人成長環境。去年以來,全省檢察機關聯合有關部門對旅館、網吧等場所開展聯合檢查596次,推動職能部門對521家存在問題的經營場所進行行政處罰。

關愛未成年人,檢察機關需要協同家庭、學校、政府、社會共同發力。省檢察院先后聯合省婦聯、省法院出臺意見對家庭教育指導的適用條件、工作程序、教育內容等進行詳細規定。目前檢察機關已對2305個案件中的2929名監護人開展家庭教育指導,成功幫助717名缺乏監護的未成年人得到有效監護,督促1938名存在不當監護行為的監護人改變教育方式。(記者 盧曉琳)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未成年人權益 江蘇檢察機關 強制報告制度 公益訴訟案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