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底開始,權益市場波動不斷,這讓剛剛全面轉向凈值化的銀行理財出現了有史以來首次大面積收益回撤現象,超過10%的銀行理財產品出現了凈值低于“1”的情況。3月23日,光大理財率先發布自購公告,以此穩定投資者信心。從數據上看,光大理財的產品總體業績表現相對穩健,雖然一些產品并未達到業績比較基準,但絕大部分到期產品保持了正收益。光大理財在其中也做出了一些投資策略的調整。
光大理財首先增加了打底資產的投資能力。今年光大理財增配了如存款、短久期CD等對利率彈性較小的打底資產,這可以有效控制產品不出現大幅波動。
4 月底,普益標準發布了 2022 年第一季度全國 277 家銀行理財能力排行榜報告。報告顯示,一季度光大理財收益能力表現搶眼,在全國性理財機構排名中光大理財收益能力排名居首,綜合理財能力、發行能力、運營管理能力、信息披露規范性均入圍前五。
光大理財收益能力得力于其投研能力建設,成立以來,著力構建完善的“七彩陽光”凈值型產品體系,在重視投研團隊建設的同時,進行產投研平臺化建設。通過團隊和平臺能力化建設,提升投研勝率,通過產投研團隊的知識和能力積累再來反哺平臺,使得個人和平臺有更好的互動,經過不斷的建設,提升光大理財的投資能力。
除專注于投研能力的建設外,在市場震蕩的一季度,光大理財重視特殊時期的投資者體驗與投資者陪伴。一方面通過開展管理費率優惠活動,最大程度讓利于投資者;另一方面,持續推進投資者陪伴工作,通過六大自有平臺持續性內容輸出,切實做好投資者權益保護工作。
2022 年是光大理財的第三個經營年度,面對疫情、地緣政治等多重負面因素疊加壓制市場表現的局面。光大理財持續強化能力建設,推進產研投系統化投資架構,進一步提升投研能力,打造平臺能力,全力在市場波動中控制產品回撤,為投資者創造了可期的投資回報。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