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數據 > 正文

奈飛、特斯拉大跌10%以上,年內美股大概率是跌而不是漲

紅周刊 本刊特約 | 陳杰瑞(Jerry Chen)


(資料圖片)

進入Q1財報季,美股企業盈利預測被多次下調。從歷史數據來看,一般在加息末期和降息初始,美股大概率是跌而不是漲,因為盈利預期將被不斷下修。尤其是在部分中小銀行倒閉后,美國大銀行一季度業績傲人,各界對于近期出現系統性風險的擔憂下降,但在表面看似強勁的經濟下,經濟衰退預期再度上升。

美國上周初申請失業金人數24.5萬,前值上修至24萬。周四慘淡的經濟數據顯示出經濟(尤其是勞動力市場)出現了松動的跡象,市場對衰退的擔憂再次浮現。周四美國三大股指全部走低。特斯拉不佳的業績和再次降價的舉措令股價重挫近10%,成為大盤最大的拖累。價格戰可能在未來幾個季度持續影響公司的毛利率,而同樣受到沖擊的還有其他電動車廠商。也不要忘記,5月大概率還有一次加息,屆時美聯儲的表態也將影響市場。

盈利困境令股價下跌超過一半

奈飛急需證明其盈利能力

奈飛是第一家公布業績的科技公司。去年是奈飛有史以來最艱難的一年。在競爭對手迪士尼強勁增長之后,奈飛不僅用戶增長放緩,還失去了市場領導者的地位,同時收入增長速度降至有史以來最慢水平,7年來盈利首次下降。這導致奈飛的股價下跌了一半以上。

更困難的條件促使奈飛從根本上調整其業務,計劃通過打擊密碼共享和大肆宣傳的廣告支持層來恢復收入增長,并重振利潤,這使得市場相信奈飛可以在2023年回到正軌——但隨著它從一種模式過渡到另一種模式,事實可能會證明是一個坎坷的開始。

一季度數據顯示,奈飛實現營收81.62億美元,同比增長3.7%,是歷年來營收增速第二低;運營利潤17.14億美元,同比下滑13%,運營利潤率為21%;凈利潤13.05億美元,同比下滑18%,凈利潤率20%;本季度奈飛用戶僅新增180萬,低于華爾街分析師預計的200萬,當前奈飛全球付費用戶數共計2.325億。財報發布后,奈飛股價跌幅一度達到12%。  

一季度業績的不達預期有些反常。就像奈飛在財報中所說的這一季度交出了“強大”的內容:《你》《謀殺之謎2》以及《外灘群島》等回歸劇熱播,新劇集里更有火遍全球的大爆款韓劇《黑暗榮耀》,第一部連續兩周創下收看時間紀錄,登頂全球非英語劇集第一。有觀點認為,這值得投資者們引起更高的警覺——奈飛仍有爆款制造的能力,但爆款能為業績帶來的推力變得有限了。經濟放緩、消費支出縮減亦可能影響到奈飛。

未來,奈飛的重中之重是證明其收入和盈利能力將在2023年有望改善。考慮到奈飛吹捧自己是一家盈利的企業,而迪士尼等競爭對手仍處于虧損狀態,并繼續燒錢,這一點顯得尤其重要。

特斯拉多輪降價影響盈利

股價重挫10%

特斯拉不佳的業績和再次降價的舉措令其股價重挫近10%,成為大盤最大的拖累。價格戰可能在未來幾個季度持續影響公司的毛利率,而同樣受到沖擊的還有其他電動車廠商。

自進入2023年,特斯拉在多個市場多輪降價,以提高需求量,因此一季度財報焦點無疑是降價對利潤率的影響。降價說明特斯拉需要刺激需求,這明顯是在用利潤率換取銷量。我們看到這一時期的交付量刷新記錄,但與上季度相比,僅小幅上升,表明降價對需求的刺激未達到預期。

特斯拉已經在第二季度采取了額外的降價行動,這可能會進一步沖擊利潤率。該公司似乎更關注銷售量而不是短期利潤,利用其成本結構來推動銷量,部分原因是有機會將這些銷量貨幣化,例如購買FSD(自動駕駛)服務等。

目前,多數投行對特斯拉在市場上的長期定位保持積極態度,包括其成本結構和提供完整解決方案的能力(例如軟件、服務和收費)。具體而言,有幾個成本驅動因素,包括新的工廠、4680電池、調節原材料成本和通脹削減法案(IRA)提供的激勵措施等。特斯拉還計劃通過其下一代平臺將每輛車的成本降低約50%。重要的是,特斯拉現在也正在從其儲能業務中變現。

不過,短期內可能電動車企業都仍需要經歷價格戰的沖擊。一些分析師警告稱,今年特斯拉會采取更多降價措施,第一季度并非其盈利能力見底。如果特斯拉能以較低的成本抵消降價,保護利潤率,也許還能翻盤,但盈利數據疲軟可能再度引發市場對其產能和缺乏新車型的擔憂,因此2023年市場平均預估將面臨風險。

美國大銀行暫時安全

但流入的存款可持續性有待考驗

本周,摩根大通、富國銀行和花旗集團拉開銀行業財報季序幕,一大波美國的銀行將緊跟其后公布業績。本輪焦點仍是硅谷銀行和簽名銀行(Signature Bank)3月倒閉后的存款外流問題,同時恢復市場信心也至關重要。

美國最大銀行摩根大通業績傲人,第一財季利潤躍升了52%,收入也創出新高。花旗集團和富國銀行的財季利潤也雙雙增長。這3家大銀行的利潤合計超過220億美元,同比增長逾三分之一,合計收入則超過800億美元,同比增長19%。它們都受益于收取更高的貸款利率,而支付給儲戶的利息卻沒有提高那么多。它們還受益于恐慌的儲戶將存款帶離中小型銀行。

摩根大通4月14日估計,在3月的銀行倒閉事件后,該行吸收了約500億美元的新存款,但高管們警告說,這些新增加的存款不一定會繼續留在該行。富國銀行和花旗集團的高管也都表示,在這場動蕩中吸收了新的存款。

銀行業危機并非沒有出現過。例如,美國在20世紀80~90年代爆發了儲蓄貸款危機(S&L Crisis)。危機期間,全美3234家儲貸機構最終被政府成立的聯邦儲貸保險公司(FSLIC)或重組信托公司(RTC)關閉或重組了1043家。未來不排除還會有中小銀行出現風險,但每年都要經歷嚴格壓力測試的系統重要性大銀行則相對安全。

但一個月來美國銀行業前景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衰退風險不斷加碼,市場開始為信貸供應收緊做準備。由于需要吸引并留住資本,提升高儲蓄利率勢在必行。利率預計將早于預期達到峰值,危機迫近也促使監管更為嚴格,從而會提升銀行成本并限制增長。

美股進入盈利考驗期

“暴風雨前的平靜”即將結束

美國經濟狀況相對較好,有確鑿的證據表明通脹正在下降,經濟繼續以穩健的速度增長,盡管最近出現了一些疲軟的跡象,但勞動力市場相較過往仍然強勁。目前,股票投資者最擔心潛在的銀行貸款規模收縮(特別是較小的地區性銀行)和持續反向的收益率曲線。收益率曲線作為過往可靠的衰退指標。即使因為高通脹而無法降息,5月大概率成為年內最后一次加息。

盡管這可能降低估值壓力,但盈利挑戰才剛開始。隨著第一季度財報季正式拉開帷幕,美股“暴風雨前的平靜”即將結束。未來,微軟、Alphabet、亞馬遜和Meta等其他重量級股票將在下周發布,而蘋果將在5月4日發布。

從技術角度來看,以科技股為重的納斯達克100指數在上月底突破7個月高點后,過去兩周內在13000附近窄幅盤整。3月中旬低點以來的走勢看起來像是“看漲旗形”,在強勢上漲后進入盤整;隨著夏季的到來,如果確認突破13200上方,該形態意味著延續強勁漲勢,向先前的阻力位13700(也有可能更高)前進。

雖然目前來看不太可能,但跌破12900的持續下行意味著前景惡化,特別是如果高權重的大型科技巨頭的財報不盡如人意,則可能預示著要回落到12000以下。

標普500指數從3月低點3800以來強勢上漲,形成一系列更高的高點,周三觸及月內高點4172。價格現在回落走低,正測試數周的上升趨勢線。跌破此處可能會下探3月高點4080和4月低點的支撐位。若再跌破,則看向50日均線4035,然后是4000。如果守住上升趨勢線的支撐位,多頭有機會將其推升至4170上方,看向2023年高點4195,然后是8月高點4330。

(本文作者系嘉盛集團資深分析師。本文已刊發于4月22日《紅周刊》,文中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不代表《紅周刊》立場,提及個股僅為舉例分析,不做買賣推薦。)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