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財富 > 正文

世界最資訊丨翰墨春秋 賢達人生


(資料圖片)

7月23日,胡忠貴先生書法精品展在太原市文瀛公園萬字樓開展。有幸應邀參觀展覽,此事期待已久,得幸如愿以償。
    胡忠貴先生是從文化大縣定襄這塊文化沃土走出來的賢士驕子。七十年筆耕不輟,篤行不怠,成果豐碩。
    古人說“書如其人”。雖然欣賞的是書法作品,但從中領略到的是胡先生的人品、學識、才情、志氣以及勤于鉆研的精神。可以說,許多方面是卓然不凡、卓爾不群,著實讓人敬佩,是我等學習的榜樣。
    之前,在與胡先生的接觸交往中,深刻感受到他的人格魅力所在。概括為四個“人”:
    著書立說的才人。他是中國人民大學畢業的高材生,誠然文化功底深厚,基礎條件較好,但他并未就此滿足,甘于平庸。而是在原有基礎上高瞻遠矚,踔厲奮發,以開創一方天地。他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利用業余閑暇時間,把自己對社會、對工作、對書法藝術的感性認識加以總結整理,上升到理性的高度而著書立說,使其傳承光大。其中有《辦公室工作》《知識經濟論》《詩書詠百花》等若干著作,《胡忠貴書法作品集》和《書法概論》已經完稿,簽約即將出版。著述中有的成為大學教材,有的頗具探索性引領性,有的別具一格令人嘆為觀止,是值得借鑒學習的好讀本。
    書法藝術的達人。書法作為傳統文化藝術的瑰寶,主要有真行草隸篆五體,胡先生無不涉獵,也都有深度的研習,所展作品就是最好的體現。尤其是長幅楷書作品《沁園春·雪》、小篆作品《沁園春·長沙》《蘭亭集序》,都精于謀劃,巧作安排,布局嚴整,如似軍陣,氣貫長虹,令人驚嘆不已。據說他還有很多作品,鑒于展覽空間有限不能全部展示,不免留下遺憾。是啊,普通人寫好一兩種書體己是不易,而胡先生五體通達,實在是難能可貴。
    經典賡續的傳人。書法是優秀的傳統文化,傳承是必要和必須的。這也是文化自信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可以“化”人,傳承是一種責任擔當。胡先生在這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其影響力也將是深遠的。他毫無功利之心,無私地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感悟,書傳口授與大家分享,眾口皆碑。這次展覽本身就是優秀文化的一次弘揚,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加以傳承。
    德高持重的賢人。書法的點劃之間蘊含著做人的道理,胡先生特別鐘情“賢”字,在他創辦主持的書畫院都帶有“賢”字。比如“思賢書院”“賢至書院”……他愛“賢”、追“賢”、揚“賢”,把“賢”作為至寶處處使用,也因一個“賢”字成就了他的事業,成就了他精彩的人生。他是官員更是百姓,無論官場和塵世,都處事練達、平易近人,可謂德高望重。在大家心目中,他是個待人真誠不世故,埋頭做事一絲不茍,才藝超群厚道可嘉的賢人。
    胡先生書法作品展覽是非常精彩的,我感覺有如下幾個特點:
    一是極具觀賞性。尤其是篆書表現得非常到位。篆書結體復雜,對不少人來說難以辨認,也難以書寫。但它藝術上的獨特之美經久不衰、流傳至今。胡先生的篆書體勢舒展、圓潤拙勁、流暢靈動、情趣盎然,令人大飽眼福。
    二是書體的多樣性。這次書展五體俱全,多維地表現了胡先生的書法造詣,頗有新鮮感。特別是草書的章法、筆法、墨法都精心地做了謀劃安排。其創作時揮灑自如、游刃有余的狀態躍然紙上,其意其韻其性非常值得品味。
    三是書法的創新性。胡先生始終堅持守正創新的理念,師古而不拘泥,遵法而善于變化。所書作品入古出新、風格獨特、呈現出自家面貌。正像我們常說的——有法無法,風規自遠。
    四是書寫內容的時代性。書法作品既要有好的內容為依托,也應有好的形式加以表達,從而使受眾有所教益。胡先生在這方面有著完美的表現,作品在傳統內容之外,他與時代的脈搏緊密結合,書寫了許多歌頌黨、歌頌祖國、歌頌人民、歌頌家鄉、歌頌母校的原創詩詞,充滿了正能量,體現了新時代的精神風貌。
    五是書法的專注性。胡先生自幼學書,悠悠七十年,從未間斷過。“三日打魚兩日曬網”不會有多少出息。“蓋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滴水穿石,不是力量大而是功夫深,是積年累月鍥而不舍的結果。胡先生就是那個非常之人。他把書法作為日常,既務虛又務實,知行合一,理論和實踐緊密結合,天天練,日日功,成就斐然,值得點贊。謹以一首小詩,表達我的心情:
    文瀛湖畔有群芳,
    羞與墨花比雅香。
    歲月崢嶸七十載,
    幾多仰慕鳳求凰。
    

張全美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書法作品 著書立說 緊密結合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