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廣西召開“金融助企紓困、服務實體經濟”新聞發布會。
今年以來,廣西深入開展“融資總量提升、信貸結構優化、融資成本趨降、融資主體擴面、金融服務提效”等五大專項行動,引導金融機構不斷加大信貸投放力度,為廣西實體經濟加快恢復發展貢獻金融力量。
據介紹,廣西印發《2022年信貸政策服務廣西全面融入新發展格局的指導意見》,組織召開全區人民銀行、金融機構、法人銀行三個層面的會議,部署穩增長調控要求,組織召開全區加大信貸投放工作推進會,引導金融機構多渠道滿足廣西實體經濟資金需求。2022年上半年,廣西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4431.5億元,同比多增437.08億元。6月末,廣西貸款余額4.28萬億元,同比增長11.83%,分別高于全國和西部平均水平1.01和1.15個百分點。
廣西制定《廣西金融支持市場主體激發活力實施意見》,牽頭建立自治區、市、縣三級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工作機制,強化金融、財政、產業部門的政策聯動,推動建立健全“敢貸、愿貸、能貸、會貸”長效機制和授權、授信、盡職免責“三張清單”服務機制,不斷強化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上半年,廣西累計運用各項貨幣政策工具向實體經濟提供資金745.9億元,投向民營、小微企業分別占比61.21%、50.9%。
此外,廣西不斷降低融資成本,為市場主體減費讓利達74億元。廣西上半年貸款加權平均利率4.5%,疊加財政貼息,累計為廣西市場主體節約融資成本約74億元。強化與財政、稅務部門會商工作機制,截至6月末,組織全區人民銀行系統辦理增值稅留抵退稅2.75萬筆,金額388.70億元,惠及企業2.6萬戶。
為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對廣西實體經濟的影響,廣西聚焦受困企業及群體開展精準幫扶,高質量創建上線“桂信融”平臺,大力支持企業增信促融。平臺上線8個月以來累計提供企業綜合信息查詢73.62萬次,服務71.96萬余家企業及普惠群體實現融資3344.16億元,入選“廣西2021年度改革創新十佳成果”。1-6月,累計為受疫情影響的4.14萬人、2028家企業調整還款安排或征信記錄,其中1922家為小微企業(含個體工商戶)。提升了賬戶服務便利化水平,累計為7599家企業“一鍵”預約開戶,21429個企業賬戶通過簡易流程開設,有效助力營商環境和就業環境優化。
據悉,下一步廣西將持續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引導金融資源更多投向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助力市場主體復元氣、增活力,為穩定廣西經濟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撐。(記者 龐慧敏 通訊員 施洋洋)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