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財富 > 正文

培育壯大數字經濟發展新動能 蘇港“云端”對話

12月15日,蘇港合作聯席會議第九次會議以視頻連線方式在南京、香港兩地同時舉行。蘇港合作聯席會議是蘇港優勢互補、融合發展的重要機制,自2014年成立以來,有力促進了兩地共同發展與繁榮。本次會議上,雙方圍繞加強蘇港雙向投資合作、創新貿易合作方式、加強綠色低碳合作等議題進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討。

融入內外循環,拓展合作領域

香港是江蘇第七大貿易伙伴、第一大外資來源地、最大境外投資目的地。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雙方如何拓展新興合作領域?

“兩個‘第一’充分彰顯了蘇港雙向投資合作的層次水平。”在江蘇省商務廳廳長陳濤看來,推動利用港資高質量發展,有利于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江蘇將支持港資企業及跨國公司香港總部在蘇擴大投資規模、深耕發展,在江蘇設立地區總部或功能性機構,更好融入國內大循環。同時,積極支持有需求、有實力的企業“走出去”赴香港投資,在港設立區域總部和資本管理中心,借助香港在金融、科技、法律、人才等方面的國際化優勢資源,增強自身實力和綜合競爭力。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蘇港兩地投資貿易合作勢頭良好:1-10月,蘇港進出口總額達282億美元,同比增長37.3%;江蘇實際使用港資175億美元,同比增長30.8%;江蘇赴港協議投資5.5億美元。

“香港作為國內國際雙循環的促進者,江蘇可以通過香港的國際經貿平臺,共同開拓國際市場。”香港貿易發展局總裁方舜文認為,香港高端物流業在運用智慧供應鏈管理方面經驗豐富,可以為蘇港在高增值貨運和跨境電商領域提升效率。同時,江蘇的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發展,處于全國領先位置,香港有國際水平的生物科技及醫學研究,雙方可以強強聯合,打通生物醫藥全產業鏈的合作。

截至9月底,江蘇在港上市企業103家,占我省在境外上市企業總數的75%,首發募集資金逾千億元人民幣。香港銀行公會副主席方嘯注意到,江蘇成功完成了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等試點落地,實現股權投資跨境業務創新,打通資本雙向跨境通道,香港匯聚全球首屈一指的投資和銀行機構,將積極參與江蘇省各項試點工作,共同探索資產跨境配置,推進產融結合。

瞄準數字經濟,創新貿易模式

新冠肺炎疫情重創全球經濟,艱難的復蘇道路上并非全然晦暗。隨著跨境電商發展、RCE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生效和數字化轉型加速,企業正面臨新機遇和新挑戰。

“誰是客戶?已經不是簡單的買家賣家關系,還有更多的合作伙伴關系、生態圈關系。”香港貿易發展局中國內地總代表鐘永喜認為,創新貿易模式是從賣產品、賣服務,到賣IP、賣場景、賣應用方案。中國的外貿從原來的“在中國生產”(Made in China)發展到“由中國生產”(Made by China),將再進一步演變成“與中國共同生產”(Made with China)的合作貿易新模式。江蘇完善的供應鏈可以助力科研成果快速轉化、創意設計有效落地,高效率地供應國內外市場,以利益共享驅動貿易模式創新。

疫情之下,數字經濟發展迅猛。江蘇堅持創新驅動,培育壯大數字經濟發展新動能,圍繞核心零部件、基礎材料以及數字關鍵產品,著力打造數字經濟發展新引擎。香港在發展數字經濟領域具備人才、科研、區位和網絡優勢。

江蘇省貿促會會長尹建慶認為,蘇港兩地可在數字科技、數字產業、數字貿易等領域加強合作,圍繞5G技術應用、數據云、人工智能等領域尋找突破,將為兩地企業在全球供應鏈布局中拓展新的合作空間。江蘇在紡織服裝、醫療器械、消費品等適合跨境電商運作的產業上優勢明顯。香港具有便捷的國際航運物流系統和國際化的市場環境,雙方可以加強跨境電子商務等數字貿易合作。

據介紹,在人員往來受阻情況下,江蘇、香港先后舉辦了江蘇品牌產品線上絲路行(香港專場)、“蘇港合作——把握RCEP投資新機遇”研討會等活動,積極組織江蘇企業參加香港線上“國際采購匯”、亞洲物流航運及空運會議、亞洲醫療健康高峰論壇等展會。

推動綠色轉型,共促“雙碳”目標

“低碳”是今年以來備受關注的熱詞。在這一領域,江蘇和香港兩地企業已經邁出新“碳”索。

從無錫啟航的企業遠景,正讓風電和儲能成為“新煤炭”,電池和氫燃料成為“新石油”,智能物聯網成為“新電網”,零碳產業園成為“新基建”。2019年初,遠景旗下企業遠景智能在香港設立了辦公室,專注于智慧城市、零碳應用產品和服務。

“遠景一直非常重視在香港以及大灣區的發展。”遠景科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趙楚泓表示,一方面香港是遠景走向全球化發展的重要窗口,特別是在海外市場開拓、長期資本合作等領域;另一方面,遠景關注通過低碳和數字化技術,推動香港零碳進程,構建綠色智慧城市。例如,針對香港32000棟工商大廈和8000棟政府建筑物的能耗、能效與碳排放難題,遠景利用“新能源+數字化”技術提供了端到端的解決方案,與香港政府及工商業伙伴協力打造互惠互贏、共促發展、激發創新的生態體系。

近日,港華智慧能源與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宣布將聯手打造智慧能源產業基地。港華時代智慧能源總部也落地蘇州工業園區,將打造新能源產業互聯網標桿項目。

“江蘇工業發達、能源消費大,是我們投資合作規模最大、發展最好的省份,并且還在持續擴大投資。”港華智慧能源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暨營運總裁邱建杭介紹,公司將積極引入國內外先進的技術、標準以及新的商業模式,重點打造零碳能源、零碳交通、零碳建筑、零碳園區等多樣化零碳應用場景,助力蘇港兩地綠色經濟發展,攜手打造越來越多的國家級零碳示范項目和零碳示范園區。(記者 丁茜茜)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