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財經 > 正文

緩解企業續貸難題 安徽出臺金融助企紓困發展22條措施

5月19日,記者從安徽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我省日出臺《關于金融助企紓困發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幫助受疫情影響的困難行業渡過難關、恢復發展。

《若干措施》共包括8個方面、22條舉措。我省將聚焦支持受困市場主體渡過難關,圍繞加大信貸資金支持,提出加強對受疫情影響的服務業企業、科技型企業、小微企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信貸支持,對符合條件的存量貸款“應延盡延”、新增貸款“能貸盡貸”,全年新增小微企業貸款3000億元,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增速高于各項貸款增速5個百分點;圍繞緩解企業續貸難題,提出強化續貸政策落實,推廣主動授信、隨借隨還模式,擴大中小微企業中期流動資金貸款服務覆蓋面,2022年累計發放無還本續貸2000億元,中期流動資金貸款增長50%;圍繞擴大抵質押范圍,提出擴大車輛、船舶、景區經營權、門票收入權、應收賬款等抵質押貸款規模,適當提高抵質押率。

為確保上述政策加快落地,我省將從財政和貨政策兩端發力,鼓勵各地統籌資金,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困難企業2022年新增貸款給予貼息,對符合條件的法人銀行機構發放的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落實按余額增量的1%給予激勵資金支持。

同時,我省將聚焦中小微企業“融資貴”問題,在減輕企業利息負擔方面,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疏通內部利率傳導機制,促進企業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在規范金融機構服務收費方面,嚴肅治理各類亂收費行為,督促銀行業金融機構降低銀行賬戶服務收費、人民轉賬匯款手續費、銀行卡刷卡手續費、電子銀行服務收費、支付賬戶服務費,推動金融機構向實體經濟減費讓利。

針對中小微企業“融資慢”問題,我省將從優化業務辦理流程、建立“白名單”推送機制、提高線上融資效率、常態化開展銀企對接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工作舉措,特別是建立交通運輸、批零住餐、旅游業等受疫情影響較為嚴重的中小微企業“白名單”,明確每個企業對接的銀行業金融機構,對首次對接不成功的企業,通過輪換機制重新分配機構,同時依托省綜合金融服務臺、“信易貸”臺,提高受疫情影響的行業企業線上融資對接效率,調度推動銀行業金融機構跟進服務,確保2個工作日內融資需求響應率達到100%,5個工作日內反饋初步審批結果。

針對中小微企業融資“渠道窄”問題,我省將在科創企業、新興產業相對集中地市復制推廣科創企業“貸投批量聯動”試點;大力支持企業上市掛牌融資,提出對境內首發上市的企業,省財政在各地獎勵基礎上分階段再給予最高400萬元獎補;進一步發揮省區域股權市場服務功能,提出省股權托管交易中心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中小微企業,免收2022年掛牌費用,減免2022年度股權質押融資、股權轉讓手續費,多措并舉解決好企業融資需求。

另外,《若干措施》提出,今年全省政府融資擔保機構均擔保放大倍數提高0.5倍,新增擔保用于支持疫情期間特困行業企業貸款擔保;在擴大保險覆蓋面方面,提出拓展“見貸即保”政銀擔批量業務,提高新型政銀擔業務覆蓋面,2022年全省新型政銀擔業務計劃新增放款1000億元,努力幫助企業融資紓困。同時,對受疫情影響暫時失去收入來源的個人和企業,經認定,相關逾期信貸業務可不作逾期記錄報送;已經報送的,按征信糾錯程序予以調整;對受疫情影響暫時失去收入來源的個人和企業,金融機構要視情況合理給予延期或續貸安排。(記者 徐慧媛 許夢宇)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信貸資金 安徽省政府新聞辦 金融助企紓困 流動資金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