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鳳虎 劉夢珂 本報通訊員 王高超 劉向東
八月至,葡萄香,“小劉”書記銷售忙。“小劉”書記劉建偉,是夏邑縣會亭鎮王廠村黨支部書記。
“小劉書記早已過了不惑之年,年齡并不小。俺們習慣稱他父親劉克顯為‘老劉’,所以只能叫他‘小劉’書記了。”村民劉東山道出“小劉”書記稱號的由來。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2020年10月,夏邑縣進行農村基層組織換屆,全體黨員一致投票選舉劉建偉擔任村黨支部書記。
“說實話,我開始有點不愿意回來。”劉建偉告訴記者,當時他投資的水果超市剛有起色,在亳州市、商丘市、永城市都有門店。
“既然黨員和群眾相信你,你就不能講條件,必須干好、干出個名堂。”父親的一番話,讓劉建偉感到了沉甸甸的責任。
“咋樣才能讓群眾增收有保障?”劉建偉著實費了不少腦筋。經過多次與村民交談和外出考察取經,他最終把目光瞄準到自己熟悉的水果行業——發展大棚葡萄。
為了消除群眾的疑慮,2021年3月,劉建偉動員自己的小叔帶頭租地,50畝地里全部搭上大棚,種植“陽光玫瑰”葡萄。他自己也多次外出學習葡萄種植技術。育苗、剪枝、施肥、套袋、摘心……通過近兩年的摸索,劉建偉從葡萄種植的“門外漢”成為“行家里手”。
“一畝‘陽光玫瑰’葡萄豐產期產量可達5000斤左右,按照每斤10元的市場價計算,50畝地就是200多萬元。”劉建偉說,村民們看到能掙錢,紛紛表示要跟著他種植葡萄。
王廠村的葡萄產業發展起來了。100畝、200畝,看到村里葡萄種植規模呈幾何式增長,劉建偉的心里樂開了花。村里還大力推廣標準化、設施化、智能化等種植技術,倡導葡萄秸稈粉碎還田等生態種植模式,為葡萄精品、高效、優質提供有效保障。
為進一步保障群眾的收益,2022年10月,村里成立了一畝田種植專業合作社,積極動員村里的年輕人加入合作社,作為銷售和技術能手進行培養,帶著村民耕耘“甜蜜”事業。
為了拓寬銷路,劉建偉和村“兩委”班子成員各顯其能,通過制作抖音小視頻、邀請網絡達人助農方式,讓村民種植的葡萄不出村也不愁賣。
“王廠葡萄香又圓,顆顆飽滿真是甜;綠色種植純天然,解暑待客它首選。”看到“小劉”書記干得有聲有色,一些村民緊跟時尚,玩起了抖音,在網上推介本村產品。如今,該村的葡萄不僅暢銷本地,還賣到了北京、江蘇、浙江、福建等地。
“下一步,我們計劃再種植300畝葡萄,配套建設一個冷藏庫,把我們的‘產業興旺星’點得更亮。”談及今后的打算,劉建偉說,爭創“五星”支部,把王廠村的“甜蜜”事業做得更甜。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