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當考生告別高考考場,一張更長的人生答卷徐徐展開。高考是這張答卷的起點,正確看待高考結果,是答好人生試卷的一部分。”
□本報評論員 丁新偉
今年高考順利結束,這屆考生的后高考時代來了。
走出考場的高三學生,暫時告別緊張的學習生活,暫時不管考得如何,開始獨屬于高考生的“嗨起來”。與此同時,家長們開始為孩子填報志愿操起心來,因為分數的少幾分與多幾分患得患失。找到后高考時代的正確打開方式,高考才能定格為考生的美好記憶。
讀書不易,高考不易,考后盡情嗨的狂歡可以有,但是不可放縱。高考成績,從來都是“幾家歡樂幾家愁”。在考完最后一門課的那一刻,對自己的高考是考砸了還是考好了,每個考生都心里有數。所以考后的心情不盡相同。約同窗好友聚餐、逛街、看電影、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打幾次游戲……考生的種種慶祝或宣泄方式,可以理解可以有,但是要適度、平安,避免患上“考后綜合征”。
高考前,考生承受學業壓力,心理狀態可控。考試結束,考生就擺脫了超負荷的學習狀態,緊繃的弦一下松了,很容易出現失控狀況。同時,在考后等待分數公布、報考、等待錄取的時間里,考生心理波動可能會起伏很大。多重壓力積聚,考生的情緒心理不穩,不及時調整或者調整失當,將導致各種損害身心的后果。每年高考后,總有考生在社會新聞上“霸榜”:有喝酒送到醫院吊水的,有幾天幾夜不回家的……狂歡一旦過度,“考后綜合征”就會乘虛而入。后高考時代,考生要切記:放松也要把握好度,不要做有損自己或他人健康之事。
高考之后,志愿填報提上日程。謹防被詐騙,是后高考時代考生和家長的必修課。俗話說,“七分考三分報”,填報志愿是一個“技術活”,很多家長陷入選擇焦慮,從而四處尋求幫助,實屬情理之中。大數據精準填報,多位專家同步指導,暗示掌握各種內幕消息……每逢此時,咨詢機構的傳單如雪片般飛來,考生和家長必須擦亮眼睛,別被天花亂墜的宣傳割了“韭菜”。推動大學中學銜接聯動、考生專家解疑互動、線上線下結合并行,借助網絡、電話、微信公眾號等平臺全方位發布信息、在線咨詢,組織學校教師開展集中咨詢活動,用多種形式為考生及家長提供專業化、高質量咨詢服務……為確保高考公平,各地全力以赴做好志愿填報咨詢服務工作,努力讓考生的每一分都不浪費。報志愿上官網,就不會掉進各種坑里。
高考語文考試,走出考場的杭州一男生對著采訪話筒隔空喊話馬化騰,“騰訊能不能把QQ空間改回老版,新版太難用了!”周口一女生滿臉喜悅跑出考場,“開心開心!特別簡單。”不同的考試體驗里,讓人們感受著不一樣的年輕一代。
如今,早已不是“一考定終身”的時代,當考生告別高考考場,一張更長的人生答卷徐徐展開。高考是這張答卷的起點,正確看待高考結果,是答好人生試卷的一部分。夢想起航,前程遠大,做一個元氣滿滿的追夢人。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