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關注 > 正文

全球微動態丨“院士中原科技行”首站在新鄉啟動 六位院士把脈中原農谷建設

“中原農谷要成為種質資源創新的高地,要積極探索基因工程、單倍體育種技術等創新前沿,開發育種新優勢模式,不斷解決生產中存在的問題。”

□本報記者 尹江勇

6月7日,“院士中原科技行”活動首站在新鄉啟動,6位中國工程院院士實地調研中原農谷建設情況,并為相關產業領域創新發展把脈問診。


(資料圖)

“院士行”對接國家戰略科技力量

“舉辦‘院士中原科技行’活動,是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和中國工程院工作會談精神,推進省院合作走向深入的具體措施。”省科協黨組書記王新會告訴記者,中國工程院對這項活動高度重視,列入年度重點支持專項計劃,全國僅有河南和貴州入選。

據了解,此次活動將邀請中國工程院農業、機械與運載工程、信息與電子工程等相關學部的院士組成團隊,分組前往鄭州、洛陽、新鄉、鶴壁等地,就當地相對應產業的工程科技需求進行調研對接。

院士們將針對我省的切實需求,從科技產業創新到研發平臺搭建和人才隊伍培養等方面,與我省科技人才團隊攜手做好深入戰略咨詢研究,支持和幫助我省實施創新驅動、科教興省、人才強省戰略,加快推進國家創新高地建設。

中原農谷建設是省委、省政府聚焦國家種業和糧食安全重大需求,加快建設農業強省而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活動首站便設在了中原農谷所在地新鄉。

院士“會診”賦能中原農谷

上午,院士們不辭辛勞前往神農種業實驗室、平原示范區高標準農田示范區進行實地調研;下午,6位院士在懇談會上就“中原農谷”建設暢所欲言,發表真知灼見。

“農”的邊界在哪里?劉旭院士認為,這是決定中原農谷未來規劃和建設的立足點。他表示,支持鄉村振興是中原農谷建設的另一個立足點,必須堅持三個核心:糧食安全不動搖,生態安全要保住,農業傳統文化傳承不能丟。

當前種業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戴景瑞院士認為,中原農谷要成為種質資源創新的高地,要積極探索基因工程、單倍體育種技術等創新前沿,開發育種新優勢模式,不斷解決生產中存在的問題。

立足于加快建設農業強省,趙春江院士建議我省進一步重視對保持土壤肥力的研究、智能設計育種的發展和先進農機裝備研發生產。著眼于人才環境和創新制度設計,康紹忠院士建議新鄉市加強人才政策支持,促進一批農業產業或農業企業成長?;趯H創新競爭的清醒認識,張改平院士強調不斷提升核心知識產權創新能力。著眼于加快中原農谷建設步伐,張新友院士提出組織專班推進,并進一步改善營商環境。

“今年是中原農谷建設的起步之年,也是搭建中原農谷‘四梁八柱’的關鍵之年。”新鄉市農業農村局負責人表示,來自院士們的智力支持,必將為加快中原農谷建設、打造國家現代農業科技創新高地注入強勁動能。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