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關注 > 正文

他們在世界街頭實景演繹中國風,沉浸式體驗吸引百萬粉絲-重點聚焦

□策劃熱點深度部·大河看見、大河僑音 執行大河報·豫視頻記者 杜倩雯


(資料圖)

楊靜在澳大利亞街頭彈古箏

外國游客和身穿漢服的中國女生合影

外國人品嘗中國刀削面

“這不是日本箏,這是中國古箏。”

“這不是韓服,這是中國的傳統服飾——漢服。”

“你喜歡吃的這個零食是中國辣條。”

“我唱的不是英文歌,是中文歌。”

…………

在國內外的社交媒體網站上,活躍著這樣一群自媒體博主,他們常常出現在世界各地的大街小巷,發揮各自所長,向身邊的外國人細細講述中國的故事。

這群深愛中國文化的自媒體博主出現在直布羅陀海峽旁,出現在巴黎集市上,出現在埃菲爾鐵塔下,一遍遍告訴圍觀的人:你現在為之驚嘆的是中國文化,中國有著厚重的歷史,正走在富強復興之路上。

這群博主有著不同的膚色與國籍,在海內外擁有數百萬甚至上千萬的粉絲。他們的共同點是,身處巨大的文化差異環境之下,他們熱切地讓世界聽到中國故事,向世界傳遞中國聲音。

把中國符號帶到異國他鄉的街頭

揮一把紅扇,在倫敦街頭跳一支中國古典舞;十指撥動琴弦,在法國街頭彈一曲古箏版《青花瓷》;拿一個麥克風,在摩洛哥街頭唱一曲《漂洋過海來看你》……這群身居海外的自媒體博主,他們將自己特有的“中國符號”帶到陌生的街頭,在他國異域堅定地做著自己熱愛的事情。

“我從小就喜歡中國的傳統文化,所以出國后,我也一直想把自己喜歡的東西分享給更多的人。”在澳大利亞布里斯班做婚禮策劃師的楊靜,從2020年11月起至今,一直堅持每周一次身穿漢服在街頭彈古箏。目前她在抖音、快手、嗶哩嗶哩、YouTube等海內外媒體平臺上均建立了賬號,不斷更新彈古箏的視頻。

快手粉絲200多萬、抖音粉絲近480萬的中國舞者馬蛟龍,曾因在英國街頭做舞蹈動作“云門大卷”火遍全球,有外國網友驚呼“原來中國人真的會飛”。如今,馬蛟龍依然堅持在英國的各個街頭跳著震撼人心的中國舞,他曾說過:“我在外國跳中國舞,絕不能給中國丟臉。”

傳播中國文化的博主從不僅限于中國人。曾在中國生活12年的摩洛哥女孩迪娜,回到摩洛哥后依舊想念中國,于是她身穿旗袍或漢服,在摩洛哥街頭唱著動聽的中文歌;法國女孩魏無暇,從中國回到法國后,依舊保持著常寫中國字,常說中國話;還有中英混血的郭頭頭,常常以“月餅挑戰”、“美食挑戰”等形式,把中國美食帶到英國街頭,讓當地人對中國的食物有更清晰感性的認識。

越來越多的自媒體博主踏上了傳播中國文化的道路,他們不分國籍與膚色,僅僅因為對中國文化的喜愛,講著中國故事,傳遞中國聲音。

做中國文化傳播的星星之火

“我最初是受另一位在法國街頭彈古箏的博主‘碰碰彭碰彭’的啟發,再加上自己喜歡古箏,才決心把古箏帶到澳大利亞街頭。”楊靜說,博主“碰碰彭碰彭”是她的偶像,也是她下定決心實現“傳箏藝于天下”的動力。

“碰碰彭碰彭”原名彭靜旋,是一位有著精湛箏藝的95后女生。從2018年起,彭靜旋就開始把古箏搬到法國街頭,在眾人圍觀下,神采飛揚地彈著中國古箏。

須臾響急冰弦絕,但見奔星勁有聲。《賽馬》、《云宮迅音》、《梁祝》等一曲曲經典箏聲,響徹在世界的各個角落。這些自媒體博主用美妙箏聲、用堅定話語、用宣傳小冊,一遍遍告訴那些質疑這是“日本箏”的外國觀眾:我們彈的是中國古箏;中國古箏有著更悠久的歷史。

在知乎上有一篇名為《如何看待傳播中國文化的法國留學生“碰碰彭碰彭”》的討論帖,發帖人認為在大街上彈古箏會讓人瞧不起中國文化,該帖有十幾萬的瀏覽量。但針對該問題的回復均表達了對“碰碰彭碰彭”這種行為的支持,其中一封回帖中寫道:“希望有更多的中國人成為這樣的文化輸出者,即使今日看他們的影響力十分有限,但請記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在短視頻迅速發展的當下,身懷絕技的海外博主把中國傳統技藝帶入外國人的視線,又通過短視頻對中國文化進行了二次傳播。這群身居海外的自媒體博主,是傳播中國文化的民間力量,正在點亮更多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的星星之火。

鼓勵民間主體近距離宣傳中國文化

近些年,隨著中國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的推進,越來越多的民間主體通過短視頻的形式活躍在國內外社交媒體平臺,以一種嶄新的形式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曾經火遍全網的李子柒,立足中國農村,利用短視頻將中國的美食美景傳輸至全球觀眾。

河南省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劉蘭蘭表示,海外博主向世界宣傳中國傳統文化,是完整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形象,增強中國傳統文化海外傳播創造力、感召力、公信力的新態勢、新優勢。

此外,對于今后海外自媒體博主的發展方向,劉蘭蘭稱:“要想講好中國故事,需要充分鼓勵民間主體的積極性、創造性。”劉蘭蘭表示,首先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實施海外文化傳播優秀人才基金計劃,扶持MCN構建自媒體品牌影響力;其次要完善海外文化傳播產業鏈布局,鼓勵有實力的文化企業與自媒體博主加強跨界合作,提升內容變現能力。

河南省歸國華僑聯合會二級巡視員劉合生也表示,海外博主要堅持守正創新,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將其深度融入作品創作之中,才能不斷“出圈”,持續“出彩”。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百萬粉絲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