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丁新偉
金秋時節,漫步中原縣市,“小城故事多,充滿喜和樂”的旋律在耳邊響起。
4家企業躋身全國第四批專精特新“小巨人”行列,建設千億級高精鋁都,鞏義市再添生力軍。臨潁縣現代農業產業園里,萬畝辣椒火紅一片海,因為采用了5G技術,經濟效益增幅將超過35%,“土能生金”有了全新的打開方式。乘著全省首個“數字鄉村”示范縣的東風,新鄭市整合優勢資源,爭當農業農村數字化轉型的先行區和樣板縣……一個個生動鮮活的例子,是河南推動縣域經濟“成高原”的生動注腳。自省第十一次黨代會以來,產業集聚區“二次創業”全面推進,“一縣一省級開發區”基本實現,“產業名城”成為更多縣市的金字招牌,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風生水起。
基礎決定高度。河南縣市數量過百,總面積約占全省85%,常住人口約占全省70%,生產總值約占全省60%。GDP總量500億元,是2022年全國百強縣市的入圍“門檻”之一,河南有6縣市上榜——這樣的省情與實情,決定著縣域經濟在河南發展大局中的基礎地位。有地殼抬升的內力,平地才能起高原,經濟發展亦如此。目前,我省進入全國百強的縣市,正在向千億元GDP大關沖刺,對不少縣市而言,500億元GDP總量是“臨門一腳”,這是看得見的經濟地殼抬升內力。把縣域治理“三起來”作為根本遵循,營造縣域創新生態,培育壯大主導產業,做好城鄉融合大文章,讓經濟強縣穿珠成鏈,“縣域活則全盤活,縣域強則省域強”的好聲音,必將響徹中原大地。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