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關注 > 正文

熱點評!既要把人引進來 還要把心安下來!許昌市發布“英才計劃”3.0版

大河網訊 9月22日,許昌市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了最新的“許昌英才計劃”3.0版政策體系。

求賢若渴 強力開展引才聚才“十大行動”

據了解,“許昌英才計劃”3.0版政策體系,包括1個總政策和15個子政策,主要是開展引才聚才“十大行動”,具體如下:


(資料圖片)

一是開展高層次人才集聚行動。健全人才分類認定體系,完善人才認定方式,加大人才支持力度,進一步規范完善人才認定工作。

二是開展創新創業人才支持行動。在扶持政策上實行“以投代獎”,在扶持模式上實行“一人一策”,對于頂尖人才實行“一事一議”,大力引進支持帶技術、帶項目、帶資金的高層次人才來許創新創業。

三是開展青年人才倍增行動。聚焦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大力吸引集聚博士后創新人才、青年優秀人才、青年潛力人才,根據人才不同認定類別,給予相應的優惠待遇。

四是開展創新平臺匯智行動。支持省級及以上創新平臺引才,重點引進一批創新人才、高技能人才。

五是開展重點企業人才引育行動。圍繞加快構建“633”工業體系,大力引進制造業重點企業急需緊缺人才,培養造就一批領軍型、創新型企業家和企業經營管理人才。

六是開展技能人才強基行動。通過實施急需緊缺人才培養計劃、加大評選表彰力度、暢通成長發展通道,建立完善高技能人才隊伍培養、引進、激勵工作機制,壯大高技能人才隊伍。

七是開展校地人才協同創新行動。探索校地人才合作新模式、新路徑,不斷擴大合作范圍,創新合作方式,加大支持力度,推動人才鏈、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

八是開展事業單位人才特招行動。聚焦事業單位引進急需緊缺人才,開辟招才引智“綠色通道”,設立人才專項編制,賦予用人主體更大權限,著力優化招才引智“軟環境”建設。

九是開展人才環境優化行動。堅持政治引領、政治吸納和服務保障并重,不斷增強各類人才對許昌的歸屬感,持續優化人才發展環境。

十是開展人才服務提檔行動。構建功能完善、資源集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人才服務體系,著力為廣大人才提供優質服務。

創新人才評定不再以“頭銜”作標準 事業單位招才引智可開辟綠色通道

許昌市科技局局長冀偉表示,英才計劃3.0版有兩個新變化,一是在創新創業人才評價中不再將“帽子”“頭銜”作為標準,不再以“帽子”“頭銜”確定支持經費、配套政策等。二是取消了無償給予的項目啟動扶持資金,改為股權投資;項目投資金額將以項目實際投入情況(包括知識產權投入)為基礎,由市投資集團與創新創業人才及所在企業協商確定投資方案,原則上每個項目的投資金額不超過1000萬元,所占股份不應超過企業總股份的10%。另外,需要說明的是,所占股份只享受項目收益和分紅,并適時退出。

而許昌市人社局則明確市直事業單位在引進高層次人才和急需緊缺人才時,可享受編制、招聘、崗位等優惠政策。在人才引進“綠色通道”適用范圍內,用人單位或主管部門可根據事業發展需要和人才需求情況,自主擬訂招聘方案,自主在招才引智官網、事業單位管理部門官網、本單位或主管部門官網發布招聘信息。

加快培養一支具有較強創新能力的博士后青年人才隊伍,許昌市還將對全市新設立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創新實踐基地的設站單位分別給予一定的啟動資金,全職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員、博士后出站留許(來許)工作的,可享受一次性安家經費,妥善解決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員、出站留許(來許)博士后及其家屬的戶口遷移和子女入托入學問題。

前兩個“英才計劃”已引入92個團隊 獲得科技成果數量481 項

發布會還指出,多年的“許昌英才計劃”實施,已經為許昌引進和認定了共四批92個人才(團隊)項目,截至2021年底獲得獎勵扶持的人才(團隊)項目已實現營收約32.47億元,貢獻稅收2.29 億元,帶動就業 4269 人,獲得科技成果數量481 項。(李海峰 王建芳 劉文卓)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