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志疆
“本人智商有限,所以請太聰明的同學不要聯系我……”近日,南開大學物理科學學院胡金牛教授的官網簡歷,突然引來眾多同學和網友圍觀,并迅速沖上網絡熱搜榜。
【資料圖】
“2011年獲得日本大阪大學博士學位。先后在日本大阪大學、日本理化學研究所、北京大學、德國于利希研究中心開展博士后及訪問學者研究”。在一連串輝煌履歷之后,胡教授鄭重地在括號里補充說明:主要是當時找不到工作。
硬核的個人簡介中,穿插著“段子手”式的自我批注,胡金牛教授引起了網友極大的興趣。因為胡金牛教授,南開大學物理科學學院備受關注,網友很快從中挖掘出了新寶藏——胡教授的同事陳璟。
陳教授在官網簡歷中寫道:“教授應該拿不到諾獎,所以只做自己感興趣的課題(物理漂亮、數學簡單的那種)?!痹诮榻B自己榮譽稱號時,陳教授直接放了一張電影《少林足球》的截圖,臺詞是:那些只是虛名而已,就好像浮云一樣……
兩個幽默風趣,自黑到近乎凡爾賽的大學教授,展現給大家不一樣的觀感和啟示——學術雖然是嚴謹而認真的,但那些有趣的靈魂,總能綻放出不一樣的光彩。
無論是從個人履歷還是從業務成績來看,這兩個年輕有為的教授都堪稱出類拔萃。但是,他們沒有照本宣科地編排履歷,也沒有志得意滿地堆砌成績,而是以詼諧幽默的個性化表達娓娓道來。由此,使簡介少了一些“官方”色彩,多了幾分“個人”魅力,“高冷”的學術研究,也因此平添了幾分可親可近的“人間煙火氣”。
社交媒體上,兩位教授引起了一片叫好。這固然是對他們個人魅力的激賞,同樣也不失為對更加活潑的大學文化的向往。大學之大,首先在于大師;大師之大,必在于博大的胸懷和有趣的靈魂。兩位年輕教授因個性化簡歷備受推崇,這固然是個人能力與實力的體現,但也未嘗不是南開大學“允公允能,日新月異”校訓的直觀體現——接納并鼓勵個性化表達,就是將大學之大發揚光大。
學術研究并不意味著枯燥無味,在那些有趣的靈魂的引領下,莊嚴神圣的知識殿堂內一樣能夠妙趣橫生。這是兩位教授給人留下的啟示。
總策劃:董 林 劉雅鳴
總統籌:張學文
執 行:李 兵 夏遠望 薛世君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