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靠產品說話的邁奇化學,已逐漸成長為新能源產業鏈上的一棵“大樹”。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中建材自主研發設計的國內第一條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超白光熱玻璃生產線。
中沁泰康公司氫能產業園。大數據產業研究院。本版圖片均為 僧少琴 攝
中沁泰康氫能產業園,僅4個月就實現了落地投產,填補了濮陽市氫燃料電池制造的“空白”。位于南樂縣的國家生物基材料產業園內,企業生產的可降解垃圾袋、購物袋、餐具等產品已通過國家塑料制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認證、歐盟認證,年產量超50萬噸。濮陽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研究院研制的AI診療儀器,則讓看病更準更快更便宜……
“南樂造”為禁塑出實招
□本報記者 趙振杰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張曉靜
一個多月前,省機關事務管理局的垃圾袋換了新模樣。新的垃圾袋雖仍是塑料袋,但標注了“全生物降解”字樣,并寫明了產地——南樂縣國家生物基材料產業園。
今年3月1日起,我省正式推行“禁塑令”,南樂縣國家生物基材料產業園也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坐落在園區里的河南龍都天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自動化生產線就格外繁忙,型號不一的可降解垃圾袋、購物袋不斷下線。“原材料產能一天約200噸,制品產能一天約100噸,可以滿足省內市場需求。”龍都天仁負責人阮劉文說。
比較完整的產業鏈是南樂縣國家生物基材料產業園的發展“勝勢”。2014年起,南樂縣通過技術引進和集聚發展,在全國搶先主導發展生物基材料產業集群;作為產業集群的主體,南樂縣國家生物基材料產業園著力發展從玉米、玉米秸稈到L-乳酸、聚乳酸,再到可降解塑料制品的完整鏈條。
現在,南樂縣國家生物基材料產業園已匯聚相關企業16家,星漢生物、宏業生物、龍都天仁等龍頭企業穩步壯大,生產的可降解垃圾袋、購物袋、餐具等產品已通過國家塑料制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認證、歐盟認證,年產量超50萬噸。
推動創新鏈與產業鏈耦合,是南樂縣推動生物基材料產業發展的又一招。今年年初,濮陽市可降解材料產業研究院、鄭州大學—南樂生物可降解材料技術研究院成立,加快推動科研與產業深度對接;6月7日,濮陽市生物基及生物降解材料產業聯盟掛牌成立,推動企業在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中強強聯合;6月13日,南樂縣在全省率先成立省級開發區科技金融服務中心——中原銀行·河南樂創科技金融服務中心,助力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精準高效對接。
乘“氫”風加速入局
□本報記者 趙振杰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張曉靜
寫著“讓濮陽更美好”的洗掃車看起來很普通,卻有一顆特殊的“心臟”——它使用的氫燃料電池發動機,誕生于濮陽本地。位于濮陽市華龍區科技創業園內的氫能產業園項目,由中沁泰康科技能源集團(濮陽)有限公司與華龍區攜手打造。中沁泰康相關負責人劉志敏介紹,今年6月30日,首批“濮陽造”25臺18噸氫燃料電池洗掃車以及5臺10.5米氫燃料電池城市公交車在產業園完成交付。
濮陽市對氫能產業的規劃與發展,是全產業鏈式的。今年2月出臺的《濮陽市氫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4年)》明確提出,到2024年,初步形成制氫、氫氣瓶及壓縮機、加氫站及加氫設備、氫燃料電池及關鍵零部件等相對完整的氫能產業鏈條,年產值達100億元以上。
建設于2021年的中沁泰康公司氫能產業園,僅4個月就實現了在濮陽市的落地投產,填補了該市氫燃料電池制造的“空白”?!百|子交換膜、雙極板是氫燃料電池產業鏈的技術核心,也是我們的研究生產方向。”劉志敏說,產業園將按照“先材料及裝備,再應用示范,最后產業延伸”的路徑,分三期建設。
目前,中沁泰康公司氫能產業園內,80kW、100kW電堆和80kW、100kW氫能燃料發動機動力系統等產品已通過國家機動車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上海)檢測并認證,量產并銷至江蘇等地;與中原總機石油設備有限公司合作生產的氫燃料電池洗掃車車型,已進入工信部整車生產公告目錄……
濮陽市為氫能產業發展提供了“真金白銀”的支持。據悉,自2021年至今,濮陽市已先后出臺《支持氫能與氫燃料電池產業發展若干政策》《支持科技研發平臺建設八條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在加強試點示范應用等方面明確財政補貼標準,對新建日加氫能力高于500公斤的固定式加氫站,按建設實際投資(不含土地費用)的40%給予補助。“我們對未來充滿信心?!眲⒅久舯硎尽?/p>
讓“出海夢”照進現實
□本報記者 趙振杰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張曉靜本報通訊員 王為峰
隨著一聲汽笛長鳴,一列滿載貨物的專列,緩緩駛出位于臺前縣將軍渡畔的日照港臺前石化能源物流園鐵路專用貨站。該物流園是臺前縣與日照港共建的口岸綜合服務平臺,通過此平臺,日照港港口業務向內陸地區推進了500余公里,石化大宗原料進出口貿易和國際易貨貿易的通關報關均可在臺前縣進行。
這是臺前縣建設石化能源倉儲物流基地的一個生動寫照。近年來,臺前縣按照依托大交通發展大物流的思路,規劃建設石化能源倉儲物流基地——“臺前國際陸港”核心功能區,與日照港、廣西投資集團濮陽恒潤石化公司、浙江網塑科技股份公司多方合作,引進中石化、中石油、日照港、晉豫魯鐵路通道公司等參與合作運營,將日照港港口業務向內陸地區推進了500余公里。臺前縣,正式蝶變“無水港”。
目前,臺前縣石化能源倉儲物流基地已成為濮陽新型化工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省迄今規模最大的石油化工倉儲平臺、區域性石化能源公鐵海多式聯運樞紐中心、豫東北內陸重要的石化產品進出海通道。該基地每年可滿足300萬噸石化產品的中轉,為周邊近千家石化企業提供“門對門”“一體化”“供應鏈”服務。
“我們在辦理各類資質過程中遇到了許多困難,市、縣分包企業領導現場調研,制定解決方案,為企業送來‘及時雨’?!迸_前縣石化能源倉儲物流基地由濮陽恒潤筑邦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承建,該公司總經理滿標說,臺前縣以開展“萬人助萬企”活動為抓手,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增添了企業投資信心,“今年上半年,恒潤石化生產經營逆勢上揚,各項經濟指標均處于歷史最高水平。”
新材料有“新高地”
□本報記者 趙振杰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張曉靜
一輛新能源汽車,用鋼鐵材料制造的外殼約有一噸重,換成“PC塑料”材料后外殼僅有200公斤重,對車輛續航大有助益,且強度也不輸鋼鐵外殼。
神奇的“PC塑料”,即聚碳酸酯,是濮陽聚碳新材料科技園的“拳頭產品”。位于范縣的濮陽聚碳新材料科技園,是該市培育壯大新材料產業促進轉型升級的“代表作”。
范縣是濮陽市新型化工基地的中堅力量,早年就已形成以石油化工為主導的產業集群。位于范縣的河南豐利石化有限公司,是我省唯一的地方煉油企業,是全國擁有原油進口權和進口原油使用權的“雙權”企業。
近年來,為破解“石化城”發展困局,范縣以豐利石化為龍頭,著力打通“油頭”“化尾”全鏈條,打造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化工產業集群。2016年,聚焦聚碳酸酯及改性材料生產與研發的濮陽市盛通聚源新材料有限公司在范縣成立,也開啟了該縣聚碳新材料產業從無到有的發展歷程。
通過自主創新研發,盛通聚源成為國內首家擁有非光氣酯交換法生產技術的民營企業。范縣積極推動盛通聚源與中石油集團等在技術研發、產品生產、市場開發等方面開展合作,并幫助企業打通聚碳酸酯產業鏈的上下游。
2021年2月,濮陽市在范縣規劃建設聚碳新材料科技園。目前,濮陽聚碳新材料科技園共有企業22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9家,年產值達87.23億元,豐利石化、盛通聚源發揮“龍頭”作用。位于范縣的遠東科技丙烷脫氫項目,突破了國外技術壟斷,為該市加快發展聚碳新材料產業奠定堅實基礎。
2021年12月14日,濮陽市聚碳新材料產業聯盟成立。盛通聚源負責人王息辰說:“產業聯盟搭建了企業與科研院所、企業與金融機構的合作橋梁,為企業提高競爭力、加快發展提供有力支持?!?/p>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