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農業科學院的生物實驗室里,工作人員正在忙碌。
張改平
張改平:早日實現新一代的新冠疫苗產業化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段偉朵文朱哲攝影
河南應搶抓生物經濟高速發展歷史機遇
從上世紀80年代張改平本科畢業于河南農業大學算起,他在生物科學技術前沿領域已浸潤40年時光。
張改平認為,《河南省促進生物經濟發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提出打造“一核、五基地”為主體的產業布局規劃,是根據各地發展特色、發展方向,因地制宜打造的整體規劃,對于促進我省生物經濟發展意義重大。“當然,生物經濟牽涉全方位、全區域,除了重點打造‘一核、五基地’之外,也應該注重全省其他區域的同步發展。”
張改平介紹,我國促進生物經濟發展的目標是在傳統產業的基礎上,引入現代生物技術、現代信息技術等,使得生物經濟總量規模邁上新臺階、生物科技綜合實力得到新提升。下一步,河南應充分發揮優勢,搶抓生物經濟高速發展歷史機遇,科學謀劃、系統推進,助力生物經濟發展再上新臺階。
今年3月22日,第二批省實驗室和省中試基地、產業研究院揭牌儀式舉行,其中包括龍湖現代免疫實驗室。作為我省生物經濟領域的高水平創新平臺,龍湖現代免疫實驗室有哪些重點科研進展?下一步如何更好地助推我省生物經濟發展?近日,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對中國工程院院士、龍湖現代免疫實驗室主任張改平進行了專訪。
新冠疫苗正在進行攻毒試驗
今年3月22日,第二批省實驗室和省中試基地、產業研究院揭牌儀式以視頻形式舉行。省委書記樓陽生為3家省實驗室、13家省中試基地、15家省產業研究院揭牌。3家省實驗室包括龍湖現代免疫實驗室。
目前,龍湖現代免疫實驗室建設情況如何?下一步有何規劃?“我省以前瞻30年的戰略眼光布局,提出要在‘十四五’期間建設10個省實驗室,龍湖現代免疫實驗室就是其中之一。”張改平介紹,實驗室的建設期規劃為3年至5年,我們計劃在建設期內實現10項科研成果的轉化,其中包括早日實現新一代的新冠疫苗產業化。
“龍湖現代免疫實驗室成立之后,對于助推我們正在進行的新冠疫苗的上市,可以說是意義重大。”張改平介紹,實驗室研發的新冠疫苗,他對效果非常有信心,但疫苗從研發到上市,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動輒就是千萬級的。實驗室成立后,得到了多方面的支持,包括專項的資金支持。目前,實驗室按照國家藥監局相關申報要求,正在委托有資質的第三方做疫苗的攻毒試驗。
“河南近幾年在創新領域發展非常快,正在全力打造國家創新高地,我們正在迎來河南生物經濟發展的最好時期,相信河南生物經濟將會在不遠的將來,走在中國前列。”張改平表示。
耿明齋:加大創新投入打造“生力軍”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段偉朵
過去10年,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新材料等領域在經濟發展過程中飛速壯大;未來10年,哪些領域將成為經濟發展的風口?近日,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圍繞生物經濟與河南發展,對河南省委咨詢組研究員、河南中原經濟發展研究院院長耿明齋進行了專訪。
概念升級背后是發展潛力
耿明齋介紹,生物經濟的提法比較新。“從之前的生物醫藥,拓展到如今的生物經濟,我覺得這個概念外延更廣闊、內涵更豐富、覆蓋范圍更大,體現了國家對這個領域發展的重視,也體現了該領域背后巨大的發展潛力。”
耿明齋表示,河南是農業大省、消費大省、成長中的經濟大省,在發展生物經濟方面具備優勢。耿明齋建議,下一步,河南要繼續加大創新投入。生物技術是當前各類技術領域中最前沿的技術,由此繁衍的產業種類多樣;生物科學又是一門基礎的科學,只有加大基礎研究,加大核心研究,才能搭建好各種產業發展的基礎。因此,要堅定不移走創新之路,實施好“創新驅動、科教興省、人才強省”戰略,實現彎道超車、換道領跑。要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繼續加大對各種創新企業的扶持力度,為未來生物經濟高質量發展打造“生力軍”。
各地應加強協同與合作
“我省打造生物經濟‘一核、五基地’的布局,一方面是這幾個地方目前已有較好的產業基礎,另一方面是當地有比較豐富的生物資源、創新平臺,具有較好的發展空間。”耿明齋介紹,就“一核”兩個城市的產業布局而言,鄭州的生物及醫藥產業已成長為六大工業主導產業之一;新鄉產業布局已具規模。“周邊的五個基地,也具備同樣的優勢,產業基礎好,并擁有較好的創新資源、生物資源的儲備。”
耿明齋分析,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核與基地之間、各個基地之間應當加強協同與合作。“基地與核之間的深度協同、‘一核、五基地’對于其他地市的輻射作用,將極大地帶動河南生物經濟的發展。”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