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關注 > 正文

全球今亮點!非凡十年 逐夢副中心|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南陽市蹄疾步穩推進綠色低碳轉型

大河網訊 8月23日下午,南陽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非凡十年 逐夢副中心”第四場新聞發布會,邀請南陽市生態環境局主要負責同志、市工信局等單位有關負責同志重點介紹南陽市實施綠色低碳轉型行動的整體情況、工作舉措,并回答記者提問。

發布會上相關人員指出,近年來,在南陽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南陽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不動搖,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全力打造高質量發展新高地。

能源結構加快調整


(相關資料圖)

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大力發展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不斷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目前,南陽市新能源發電裝機占比已達46.3%。

不斷提升天然氣供保能力,合理優化用氣結構,認真落實“地方政府日均3天用氣量”的儲氣能力任務,豫西南LNG(南陽)應急儲備中心項目已實現干線管網并網。

加快外電通道建設,市區張衡110千伏主變增容工程、新野庾信110千伏主變擴建工程等項目完成投運,1000千伏南陽—長治Ⅱ回特高壓交流線路已納入相關規劃,市內骨干網架承接能力持續提升。

科學控制煤炭消費總量,嚴格落實新建、改擴建涉煤項目煤炭消費替代政策,加強重點行業煤炭消費監測預警管控,持續開展散煤治理行動,初步實現了“禁煤區”燃煤清零、“禁煤區”外散煤清零。

綠色產業積極培育

嚴控“兩高一危”項目,建立“兩高”項目會商聯審機制,規范“兩高”項目論證程序。實施節能降碳重點工程,推動冶金、建材、化工等行業節能降碳改造。

推進重點行業綠色化改造,加快建設綠色制造體系。目前,全市11家企業被評為國家級綠色工廠,8個系列產品被評為國家級綠色設計產品;今年謀劃實施綠色化改造項目41個,年度計劃完成投資39.5億元,截至6月份,已完成投資20.26億元。

大力發展戰略新興產業,南陽市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和光電信息產業集群被列入河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第一批)名單;今年上半年,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9%,快于全省平均水平0.2個百分點,其中節能環保產業增長39.6%。

綠色交通穩步推進

在優化交通運輸結構方面,著力打造節能、低碳、高效的城市客運體系,南陽市順利通過驗收并獲得“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范城市”稱號;著力打造多式聯運示范工程,內鄉中譽國信煤炭戰略儲備基地鐵路專用線建成投運,西峽公鐵聯運物流園、唐河公鐵水聯運物流園、南召中鐵陸港園區、綜保區國際陸港等4條鐵路專用線正在編制項目核準申請報告。

在推廣新能源交通裝備方面,南陽市中心城區公交車輛總數達到1359臺,綠色能源車輛占比100%;加速推進充電配套設施建設,全市范圍內已建成大型直流快速充電站101座,建成各類充電樁1680臺,總建設功率達約10.4萬千瓦。

綠色建筑全面推廣

大力發展綠色建筑,認真落實《河南省綠色建筑條例》,自今年3月1日起,城市規劃區全面落實綠色建筑標準,積極引導新建、改擴建建筑嚴格按照綠色建筑標準設計、建設和運行,不斷提高綠色建筑比例,截至7月份,全市新開工項目110個,共計320.07萬平方米。其中,綠色建筑項目102個,共計307.22萬平方米,新開工綠色建筑占比96%。

深化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南陽市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項目已取得項目建議書批復,正在積極爭取政府專項債券資金。2021年,南陽市中心城區建筑垃圾產生量138.18萬噸,資源化利用量110.21萬噸,綜合利用率為79.76%;各縣(市)建筑垃圾產生量689.38萬噸,資源化利用量572.51萬噸,綜合利用率為81.98%。

綠色技術創新應用

加快研發平臺建設,培育建成科研設備完善、科技創新能力突出的科技創新平臺20個;實施科技型企業培育“十百千”工程和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計劃,累計培育綠色技術領域科技型企業60余家、河南省節能減排科技創新示范企業38家,今年新認定河南省綠色技術創新示范企業4家。

著力推動綠色低碳科技成果轉移轉化,5個重大科技項目在中國河南開放創新暨跨國技術轉移大會上進行成果展覽展示,南陽中聯水泥有限公司的低品位石灰石礦產資源綠色化綜合利用技術成果等多個項目被列入《河南省綠色低碳先進技術成果目錄》。

生態屏障日益堅實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改善環境質量,截至2021年,南陽市PM10、PM2.5平均濃度較2015年分別下降53%、47.1%,優良天數增加107天,今年以來,4月和7月兩次實現全月優良,取得南陽市空氣質量監測記錄以來歷史性突破。今年1至7月份,32個國省控河流水質監測斷面優良比例為100%,同比提升9.4個百分點,全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率100%,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地水質穩定保持Ⅱ類水平,一河一策一圖的“南陽實踐”經驗全國推廣。受污染耕地、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到100%。

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持續加強生態建設,實施南水北調水源區國土綠化試點示范項目,完成造林3.6萬畝、修復9萬畝,綠化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干渠生態廊道154.87公里。河南丹江—唐白河流域生態保護修復工程項目順利納入河南省“十四五”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儲備庫。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市累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680.88平方公里,完成造林478.25萬畝,森林撫育790萬畝,營造林總量位居全省首位。

深入推進五水綜改,強化水資源利用,南陽市與中國水權交易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開展水權交易區域試點、唐白河流域試點,與鄭州市開展南水北調用水指標水量交易,年交易量達到2億立方米。

低碳理念漸入人心

全面開展綠色生活系列創建活動,綠色出行比例已達77%,綠色出行服務滿意率已達86%;全市第一批404家機關單位順利通過節約型機關驗收,全市86%以上的縣級及以上黨政機關已建成節約型機關,今年年底60%中小學校將完成綠色學校創建任務。

積極創建綠色低碳試點示范,在全省率先啟動國家生態文明建設市創建,目前,已創成國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1個,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2個,省級生態縣2個,今年4月份,南陽市又成功入選全國“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試點。

加快推進資源循環利用體系建設,全面啟動再生資源回收行業發展情況調查,大力推動農作物秸稈“五料化”利用技術,今年小麥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5%以上。

持續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在中心城區四區18個街道(鄉鎮)開展垃圾分類試點工作,至今年2月份,市中心城區各區均已建成垃圾分類分揀中心并投入使用。

積極倡導綠色低碳生活方式,公眾參與能源資源節約和保護生態環境的主動性、積極性明顯提升,踐行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已逐漸成為南陽市新風尚。

下一步,南陽市將堅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以“雙碳”引領綠色發展,穩妥有序調整能源結構,推進重點行業節能降碳,加快發展綠色低碳技術,發展壯大綠色產業,加強治理生態環境,全面推行綠色生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取得更大成效,擦亮副中心城市建設綠色底色,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薛小磊 /文圖)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