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關注 > 正文

【世界速看料】河南魯山:650頭牛年“過腹還田”上萬畝秸稈


(資料圖)

許青義在牛場內巡視

大河網訊 “牛場一年回收秸稈上萬畝,產出的牛糞種莊稼種菜都需要;今年蚯蚓價格高,目前的牛糞外地幾個養殖(蚯蚓)大戶都爭著要呢。”8月14日,在位于魯山縣磙子營鄉大尹莊村的富興牧業有限公司,說起養牛場目前的循環農業經濟,總經理許青義拉開了話匣子。

許青義今年59歲,高中畢業后干過幾年面粉加工生意,后去鄭州創業,積累了豐厚的資金。2014年,許青義決定回鄉創業,考慮到國家正在大力提倡秸稈綜合利用,許清義認為肉牛養殖大有前途,于是多方籌資600萬元,流轉土地50畝建設了養殖場區,先期購置了牛犢80頭,開始了再次創業路。經過數年來的辛苦打拼,近幾年公司年平均出欄育肥肉牛已達650余頭,成了響當當的養牛大戶。

“公司的牛犢是從吉林、內蒙古那邊購買的,都是400~500斤重的小公牛犢,一般喂養一年左右,長到1500斤上下出欄,主要銷往廣州、東莞、貴陽、成都等,年銷售額有1500多萬元。”許青義說。

600多頭牛一年下來消耗的飼料量驚人,為此,許青義先后購置了2臺青儲機、3臺打捆機,還配套了2輛鏟車、一套秸稈粉碎設備、2臺(套)攪拌設備。公司每年收儲青飼料3000畝,收儲小麥秸稈8000畝。特別是收購儲存小麥秸稈時段,最多時有70多名鄉親給牛場幫忙,公司不到一個月就發放勞務費15萬元。

“這個牛場日常用工7人,平均月工資3700元,都是本村群眾。另外,許老板在收秸稈時,每畝地額外給農戶補助5元,也算是不忘鄉親情誼吧。”大尹莊村黨支部書記王新立說。(蔡長偉 喬新強 王珩/文圖)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過腹還田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