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關注 > 正文

每日熱聞!豫論場丨“河南一號”升空,這顆星照亮無數星

□于晴

今天,浩瀚太空迎來“河南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長征六號運載火箭騰空而起,搭載的“河南一號”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圓滿成功。雖然發射衛星不再是稀罕事,但此次發射對于河南來說,有許多深意。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河南一號”是以“河南”命名的首顆衛星,也是河南的首顆衛星。揚帆星河,逐夢九天,多方孜孜不倦地共同努力下,“河南一號”衛星飛天夢圓。從7月17日,“河南一號”出征前往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開始,何時發射便受到關注,今日一飛沖天,它的太空日記將翻開新的一頁,也為河南的科技成就記下新的注腳。

“河南一號”升空,我省“天眼”系統初步建成。“河南一號”屬于遙感衛星,重量僅為40公斤,但“小小的身軀”承載著功能多樣的百寶箱。“河南一號”衛星的影像分辨率為0.75米,什么概念?路上的車輛都能在拍攝的照片中看清楚,是太空中的千里眼。投入使用后,將實現河南省全域亞米級高分辨率影像高頻次覆蓋,高標準打造全方位、多要素、全覆蓋的衛星監測預警體系,滿足全省自然資源、生態環境、交通運輸、住建、水利、農業、文旅、應急等行業遙感影像應用的廣泛需求,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可以說,空中的這顆星,將“照亮”地面上眾多領域的每一顆“星”。

“河南一號”升空,數字化轉型步伐更鏗鏘。一個擁抱“云”與“智”的時代,數據和算力算法缺一不可。打個比方,通過“河南一號”收集的遙感數據,相當于炒菜需要的食材,云計算、人工智能等算力就是炒菜所需的燃氣和烹飪方法。數據在應用中彰顯價值,充分發揮“河南一號”衛星“看”的作用,“算”力幾何尤為重要。通過“河南一號”飛天及未來的諸多應用,我們也將更為清晰地感受數字化的引領、撬動和賦能作用。

當前,數字大潮奔涌,包括衛星遙感在內的相關技術飛速發展,在生活和工作中都得到大量普及應用,成為培育數字經濟,重塑產業優勢以及提升數字治理能力的重要支撐。期待越來越多的新技術像“河南一號”一樣冉冉升起,“照亮”我省不同行業領域快速發展的星空。

總策劃:董林 劉雅鳴

總統籌:張學文

執行:李兵 夏遠望 薛世君

編輯:陳鑫

制圖:孫倩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