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街頭的花境營造建設,要避免使用易引起呼吸道疾病和過敏的植物,同時應考慮四季景觀變化,充分展示形態美、色彩美、風韻美和群體美。近日,省住建廳組織編制的全省地方標準《花境營造技術導則》已形成征求意見稿,正在公開征求意見。
提升全省城市花境建設水平
作為省會,合肥的花境建設起步于2016年,目前已在城市主要道路沿線、重要節點或道路綠帶建成一大批花境。比如,濱湖濕地公園主要以路緣花境和濱水花境為主,在公園入口處有少量墻垣花境和草坪花境做點綴;高新區四季花海公園以單一花境為主,以形成壯麗的景觀。
花境這種綠化形式越來越受到社會重視,但目前省內有關花境的系統研究還較少。花境植物應用、設計以及維護水平參差不齊,存在植物應用不當、景觀效果不好、管養成本過高等問題。
為此,省住建廳通過對安徽各主要區域城市公園綠地、居住區綠地及城市道路綠地展開研究,精心編制安徽省首部花境營造技術規范,提升全省城市花境建設水平,同時促進花境的推廣應用。
避免易引起呼吸道疾病和過敏植物
未來,安徽的花境將如何科學打造靚麗城市風景線?征求意見稿提出,應符合周圍環境、氣氛及觀賞面等要求,突出主題,明確立意,具有新穎性,充分展示植物的形態美、色彩美、風韻美和群體美。
花境應考慮四季景觀變化,主要觀賞季節內的開花植物應占花境面積的1/3以上。花境營造應因地制宜、合理選配植物材料,符合生態、長效及環保要求。特別是注意選擇無毒植物,避免使用易引起呼吸道疾病和過敏的植物。
今后,各地花境須充分利用花期、花色及各季節所具有的代表植物設計季相景觀。宜選擇有較長花期的植物,且花期能分散于各季節,花序有差異,有水平線條與豎直線條的交叉,花色豐富多彩。
花境應設計常綠與落葉品種的比例,注意各季節中開花植物的分布情況,使花境成為一個連續開花的群體。色彩應突出花境設計的主題,主色、配色、基色應協調。并根據地形條件和營造花境空間層次的需要,進行微地形設計。
一級花境應三季有花修剪及時
四季常青、景色宜人的花境,離不開精心的后期養護。因此,征求意見稿中專門提出了養護質量規定,要求保持花境輪廓清晰、美觀,色彩艷麗、無殘缺、無殘花敗葉。
一級花境應三季有花,其中可以某一季為主花期。
二級花境和三級花境全年可以某一季為主花期。一級花境冬季空禿的裸露地不得超過20天;二級花境冬季空禿的裸露地不得超過30天。此外,修剪整枝要及時。花后及植株休眠期一級花境內殘花枯枝不得大于10%。二級、三級花境 殘花枯枝不得大于15%。(記者 吳奇)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