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政府辦公廳公布了《安徽省“十四五”文物保護和科技創新工作實施方案》。安徽將支持鳳陽明中都皇城城墻、壽縣古城墻、歙縣古徽州城墻等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推動黃山市祁門申報列入“萬里茶道”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安徽將對繁昌人字洞遺址等主動性考古發掘
根據方案,我省將全面提升考古研究水平。加強含山凌家灘遺址、蚌埠禹會村遺址等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國”國家重大考古研究課題我省項目研究;開展繁昌人字洞遺址、東至華龍洞遺址、淮南戰國楚王陵(武王墩)等主動性考古發掘項目,組織安徽重要考古新發現評選公布。推動凌家灘遺址、雙墩遺址、禹會村遺址、壽春城遺址、大工山—鳳凰山銅礦遺址、明中都遺址、柳孜遺址等“十四五”國家大遺址考古研究、保護管理和開放展示。
在文物古跡保護方面,我省將推進皖南國際文化旅游示范區文物保護利用工作,實施西遞、宏村、查濟、南屏古建筑群等文物修繕工程,改善文物保存狀況及周邊環境。支持鳳陽明中都皇城城墻、壽縣古城墻、歙縣古徽州城墻等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推動黃山市祁門申報列入“萬里茶道”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對小崗村舊址等100個革命文物修繕修復
在革命文物保護傳承利用方面,我省將推進鄂豫皖、閩浙贛和淮北、淮南、皖中、蘇南等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整體規劃、連片保護、統籌展示,實施獨山和金寨革命舊址群、鳳陽小崗村舊址等100個革命文物修繕修復工程。開展侵華日軍淮南罪證遺址等一批革命博物館、烈士事跡陳列館、紀念館展陳提升項目。支持渡江戰役紀念館、金寨紅軍廣場、云嶺新四軍軍部舊址等紅色旅游經典景區推出系列主題產品,建設紅色旅游融合示范區。
力爭凌家灘遺址等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掛牌運營
同時,還將建設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安徽),編制大運河(安徽段)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和文旅融合發展規劃,推進柳孜運河遺址環境綜合整治,實施大運河通濟渠泗縣段保護展示工程。按照國家統一部署,有序推進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涉及我省的任務。深入挖掘安徽地域文化價值內涵,研究建立徽文化(新安江文化)、長江文化、淮河文化、大運河文化、紅色文化等安徽地域文化標識體系。提升明中都皇故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運營服務水平,力爭凌家灘遺址等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掛牌運營。(祝亮)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