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9月20日訊(記者 高萍)從深圳人民銀行處獲悉,截至2022年8月末,深圳市跨境人民幣結算量累計達17.4萬億元,在全國居前,共有67家商業銀行、9.7萬家企業常規性參與了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與深圳發生跨境人民幣收付業務的境外國家和地區達到189個。
其中,2021年,深圳市人民幣跨境收付規模首次突破3萬億元,較2012年增長5倍,人民幣跨境收付占本外幣跨境收付的比重達47.5%,較2012年提升31個百分點。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跨境人民幣資產轉讓累計業務額已近2000億元
據了解,自2016年起,深圳人民銀行在全國率先探索開展以銀行福費廷、票據、保理等國內貿易融資為標的的跨境人民幣資產轉讓業務。
通過試點,間接幫助實體企業獲得境外融資渠道,通過“兩個市場、兩種資源”,降低融資成本,同時拓寬離岸人民幣的使用渠道,滿足境外金融機構配置境內優質資產需求。截至2022年8月末,參與試點銀行達17家,累計業務金額達1972.2億元人民幣,余額28.6億元人民幣,境外受讓方分布于全球16個國家和地區。
另外,2012年12月,經人民銀行總行批準,深圳人民銀行正式發布《前海跨境人民幣貸款管理暫行辦法》,支持前海企業向香港銀行借入人民幣資金。
截至試點結束,前海跨境人民幣貸款業務累計提款371億元,共涉及前海貸款企業170家,香港貸款銀行36家,深圳結算銀行28家。2017年5月,該試點政策順利升級為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政策。
貿易投資人民幣結算便利化試點參與銀行擴至23家
近年來,跨境電商成為外貿新引擎。為支持跨境電商等外貿新業態發展,擴大人民幣在對外貿易中的使用,2018年1月,深圳人民銀行指導轄內商業銀行推出“出口跨境電商直通車”業務。截至2022年8月末,共辦理收款業務2146.4億元人民幣,累計為出口電商企業節約成本3.2億元,惠及中小企業6萬家。
“‘出口跨境電商直通車’業務,運用金融科技手段,直接為出口電商企業提供跨境人民幣收款、境內清分、收支申報等一攬子金融服務,解決出口電商收款鏈條長、效率低、收款費用高等痛點,助力行業降本增效。”一位銀行業內人士如是說。
開展更高水平貿易投資人民幣結算便利化試點,支持穩外貿穩外資。2019年11月,深圳人民銀行按照總行統一部署,在廣東自貿區前海蛇口片區率先開展更高水平貿易投資人民幣結算便利化試點,2020年6月復制推廣至深圳全市。
財聯社從參與試點的銀行、企業了解到,通過試點,大幅提高誠信企業開展跨境人民幣業務的便利性,變“事前審核”為“事后抽查”,提交材料由“一大摞”簡化為一張紙,平均每筆業務用時由30-40分鐘縮短至10分鐘,可有效節省企業準備單證的人力和時間成本,加快資金流轉速度,支持穩外貿穩外資。
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8月末,深圳共有23家銀行參與試點,累計試點金額3255.9億元,惠及實體企業1306家。
跨境理財通一周年跨境資金匯劃金額逼近5億元
為促進粵港澳大灣區居民跨境投資便利化,推進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優質生活圈,2021年9月,人民銀行廣州分行、深圳人民銀行等六部門聯合發布《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實施細則》,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居民跨境投資對方銀行銷售的合資格投資產品或理財產品。
目前,跨境理財通試點一周年。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8月末,通過深圳銀行參與試點的大灣區居民達1.53萬人,跨境資金匯劃金額合計4.86億元,雙方向投資產品交易額合計2.97億元,約占整個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業務總量的三分之一。
“下一步,深圳人民銀行將繼續立足服務實體經濟,推動跨境人民幣業務便利化提質增效,支持前海提升跨境人民幣業務創新試驗區功能,穩步推進人民幣跨境使用。”深圳人民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