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分類,事關人民生活品質、城市生態文明。近年來,自貢市貢井區積極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通過宣傳引導、制度建設、可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和垃圾分類投放、收運、處理設施建設等方面,不斷促進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為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推進美麗貢井建設貢獻力量。
垃圾分類宣傳進校園
7月下旬,貢井區筱溪街道新馬路社區組織開展了“垃圾分類·全民參與齊點亮”宣傳活動。活動中,社區工作人員現場宣傳講解和幫助指導居民通過微信小程序搜索“垃圾分類齊點亮”或掃描二維碼,參與全民線上互動打卡點亮,堅持21天持續打卡,養成垃圾分類習慣。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這個小程序好,玩著游戲就把垃圾分類知識學到了!”社區居民李大爺表示。
活動小程序內還參照垃圾分類投放、運輸、處理等各環節,設置了寓教于樂、老少皆宜的互動游戲,引導廣大市民從身邊做起、從點滴做起,爭當垃圾分類的踐行者,推動垃圾分類從“新時尚”成為“好習慣”。
貢井區綜合行政執法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們還在邦泰熙貢府小區和左岸上城小區創新推行生活垃圾‘定時定點分類’投放模式,2個小區內各設1處定時定點分類投放點,并制作公示牌4處,配備督導員、保潔員6名,對居民生活垃圾投放進行引導、督促、分揀,做到精準分類、精準投放。”
擺上四色垃圾桶,走上分類宣講臺,一場生動有趣的分類小課堂在貢井區各中小學開課了!“垃圾桶有哪幾種顏色?分別對應什么垃圾?剩飯剩菜屬于什么垃圾……”同學們踴躍發言,積極舉手搶答問題,從游戲中學習垃圾分類的小知識,鞏固加深對垃圾分類的理解。
來自育才小學三年級的彤彤開心地說:“原來丟垃圾還有這么多知識,我回家要告訴爸爸媽媽!”
據了解,區綜合行政執法局秉著“引導好一個學生,帶動一個家庭,文明整個社會”的理念,深入轄區各中小學開展“垃圾分類進校園”主題宣傳活動,動員師生響應號召積極開展好垃圾分類工作,踐行垃圾分類,構建美麗校園。
近年來,貢井區高度重視生活垃圾分類和收運處工作,完善設施配備建設,新建垃圾壓縮中轉站3座,配置分類垃圾運輸車23臺,投入分類垃圾桶5000余個,提升改造生活垃圾分類收集點900余個,其中實施綠化美化100處,建成“5鎮3街”成建制整街(鎮)試點片區,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以上,居民小區覆蓋率達100%。
(李惠玲 四川經濟網記者 陳家明 陳思燕)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