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科醫生正在為患者進行治療。本報記者記者王蕾攝
【資料圖】
(掃描二維碼看視頻)
種植牙被稱為人的“第三副牙齒”。對許多牙齒缺失的人來說,種牙是更舒適的選擇,但在過去,種一顆牙動輒上萬元的費用讓不少老百姓望“牙”興嘆,希望種植牙降價的呼聲一直很高。
4月下旬,太原市醫保局發布消息,太原市所有參與口腔種植體系統集采的醫療機構執行口腔種植體系統省際聯盟集中帶量采購中選結果,采購周期為3年。此次“團購”的種植牙中選產品共40個,平均降幅55%,種植牙告別“萬元時代”。
隨著價格下降,太原市民的種植牙需求進一步釋放。那么,這項政策落地后,口腔種植科門診量如何?種一顆牙要花多少錢?患者的感受如何?還有哪些問題值得關注?連日來,記者對此進行了采訪調查。
集采落地,相關科室門診預約量增長
6月13日上午,剛過8點,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太原醫院府城院區口腔科門口已經坐了不少患者。
市民王大爺的家就在醫院附近,因為牙齒不好,他早已是這里的“常客”了。“我這一口牙已經壞了七八顆了,有五六顆牙都是在這兒拔的。”王大爺指著口腔外科診室說,“你看,之前我來的時候,跟外科比種植科就顯得比較冷清。聽說種植牙降價了,我就想著掛個號來咨詢一下,沒想到來的人還真不少。”
種植科的一位醫生告訴記者,4月份,種植牙集采價格在并落地后,多家三甲綜合醫院口腔科的修復類號源預約量大幅增加,這一熱度持續到現在仍然未減。“過去,這類門診都是自費項目,跟口腔科其他分類門診相比,患者相對要少一些。但自從種植牙集采價格落地后,不單是種植科門診的預約量增加了,醫院接到有關種植牙的電話咨詢量也多了很多。”這位醫生介紹。
記者看到,在種植科門診外的顯著位置懸掛著《太原市醫療服務收費價目表》(種植科),不僅種植科的患者看得仔細,不少其他科室的患者也會駐足觀看,有幾位市民還掏出手機對著價目表拍了照片。一位阿姨告訴記者:“兩年半前我種了一顆牙,當時的價格是1萬多元。最近我老伴兒的牙也不好了,對著價目表比比,我心里就有數了,確實便宜了不少呢。”
種植牙的“熱度”現在有多高?山西醫科大學口腔醫院種植科一位醫生告訴記者,近期科里幾位醫生的種植牙手術比以往多了很多,這還不包括那些已經就診、還沒進入手術預約流程的患者。
除了三甲醫院,民營醫院和企業也顯示出與往年不同的“景象”。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我省共有種植牙相關企業180余家,僅今年5月就新增注冊企業10余家。
價格下降,市民不再望“牙”興嘆
交費后,王大爺給記者展示了他的種植牙賬單:醫院種植體服務項目全流程價格為3838元,加上個人選擇的進口牙科種植體是561元,共計4399元,與先前的市場價相比,平均一顆種植牙就省了近1萬元。
種植牙確實便宜了——這是老百姓的真實感受。但具體價格是從哪兒降下來的呢?多數人卻不是很清楚。記者對此采訪了太原齊雅口腔醫院院長丁常亮,讓他給出更加專業的解讀。
4月,太原市醫保局發布消息,此次“團購”的種植牙中平均降幅55%,單顆種植牙總費用有望控制在4119元至6347元,其中醫院類最高收費價為6347元,門診類別價格最高收費價為4994元。
“種植牙的總費用主要由種植醫療服務費、種植體材料費和牙冠材料費三部分構成。”丁常亮介紹,“單顆常規種植牙全流程的醫療服務費就是診察費、檢驗費、影像檢查費、種植體植入費、牙冠置入費、掃描設計建模費、麻醉費、藥品費的總和。也就是說,完成一顆常規種植牙的種植,無論患者前后來幾次醫院,醫療服務費都在4119元至6347元之間。”
記者了解到,集采前價格較高的士卓曼、登士柏、諾保科種植體系統從原采購中位價5000元降至1850元左右,市場需求量最大的奧齒泰、登騰種植體系統從原采購中位價1500元左右降至770元左右。此次還納入了四級純鈦及鈦合金兩種材質性能更好、臨床認可度更高的種植體,能夠滿足絕大多數患者的臨床使用需求。
記者發現,醫生在表述中反復強調“常規種植牙”,這是什么意思呢?丁常亮告訴記者,牙齒種植是一種比較復雜的醫療技術,因患者自身條件不同,治療過程差別也比較大。有的患者會有牙槽骨骨量不足、咬合關系異常、多顆牙缺失等復雜情況;有的需要先植骨,才能進行種植;有的需要重新建立咬合,符合種植條件時再進行種植。這些都屬于非常規種植牙,其治療費用肯定會高于常規種植牙,但與之前相比也有所下降。
至于有的市民擔心的“醫療服務項目價格下調是否會影響服務質量”的問題,丁常亮說:“我們醫院的診療程序與之前比是沒有任何變化的,每一步都在按照相應的診療規范和標準流程來實施,患者完全可以放心。”
謹慎選擇,種植牙也要“定期保養”
目前,太原市參與此次口腔種植體系統集采的醫療機構共有103家,包括7家公立醫院和96家民營醫院。
記者觀察發現,一些民營醫療機構或是在門口的顯著位置貼上了“獲批參加種植集采”“已加入種植牙集采”等字樣的告示,來表明自家已經降價;或是在網絡平臺銷售的項目中貼上“集采”的標簽,表明已參與了集采價格。這樣做確實很有效果,吸引了不少患者關注。
種植牙的整體價格降下來了,但是醫療機構眾多,種植體品牌眾多,怎么選擇才能防止“挑花眼”呢?對此,丁常亮建議,首先要考慮自己的身體和口腔狀況以及骨質條件,醫生的建議非常重要。“在種牙之前,我們要充分評估患者的身體狀況,比如有沒有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疾病,其次要了解患者的年齡、骨量流失、牙齒缺失時間等情況,最后做出綜合判斷。”他說。
丁常亮提醒患者,種牙不能只考慮價格,“種植牙做得好不好,不僅要看種植耗材的品質,醫生的技術和經驗也非常重要。”正因如此,國家對于種植牙服務費的調控并沒有采取“一刀切”的單一標準。為充分體現口腔種植的技術勞務價值,國家醫保局明確:醫療質量與價格調控水平掛鉤,鼓勵“按質論價、質價相符、優質優價”。
近日在網上搜索“種植牙”,常能看到一些較為夸張的廣告用“超低報價”吸引眼球。對此,丁常亮提醒:“對于口腔醫療機構的報價,患者在治療前應該提前確認報價都包含哪些項目、有可能要做的項目哪些會額外收費、具體費用是多少,避免出現其他隱性消費的情況。對負責治療的醫療機構,患者也應該先了解其是否具備專業資質,以及在業內的口碑,做到心中有數。”
采訪中記者發現,有一些市民認為種植牙比自己的牙要好,更堅固耐用,種了牙就可以一勞永逸了。事實上并不是這樣,一方面,種植牙并不是種上之后就百分之百能成功,也有失敗的風險;另一方面,種植牙沒有感知功能,患者可能會出現過度使用的情況,造成種植牙的損壞。種植牙的長期效果跟患者的全身狀況和牙槽骨的局部條件、牙周的健康狀況都有一定的關系。如果維護不好,種植牙也會出現疼痛、腫脹、出血、松動、脫落等問題。“種植牙一定要‘定期保養’,對長期不來復查的患者,我們會電話提醒來院檢查、維護。這樣,種植牙的長期使用效果才會更好。”丁常亮說。
本報記者王蕾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