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財富 > 正文

太原熱力集團:40年如一日  辛苦我一人 溫暖千萬家-每日視訊


(相關資料圖)

你知道嗎?他管得特別“寬”。他獨有“一城一網、一網多源、多能互補、統籌調度”的“太原模式”,太原市有1.72億平方米的供熱面積都歸他管。
    你知道嗎?他擁有“最強大腦”。他打破數據壁壘,打造集設計、施工、生產、服務為一體的“最強大腦”。他的智慧熱網系統將熱源廠、管網、熱力站、用戶的信息統一顯示監測,可以點、線、面一目了然地看到全市集中供熱的所有數據。
    你知道嗎?他拿獎拿到“手軟”。他的一個項目首創了長輸供熱項目多項世界領先指標,為全國長輸供暖項目的實踐開創了先河,榮獲國優金獎、魯班獎、詹天佑獎、北方城鎮供暖節能最佳實踐案例等多項國內殊榮。
    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他是誰?他就是成立于1982年12月23日的太原市熱力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太原熱力集團”)。2022年12月23日,這位“辛苦我一人,溫暖千萬家”的“80后”迎來了40歲的高光時刻,40年風雨兼程,他有著怎樣的歷練和傳奇故事呢?山西晚報記者就此進行了采訪。
    他的成長速度
    供熱面積從最初的300萬平方米到如今的1.72億平方米1982年12月23日,為了籌備太原市區的集中供熱項目,太原市供熱公司成立。
    1984年更名為太原市熱力公司,一電工程正式立項上馬,集團公司開始艱苦的籌備工作。
    1990年,一電工程開工興建。1994年勝利竣工投運,開創了我國集中供熱行業一次性投運300萬平方米成功的先河。
    2000年,二電工程首期200萬平米竣工投運。此外,公司主要起草了供熱立法的首部法規《太原市城市供熱管理條例》。
    2001-2011年,集中供熱規模由300萬擴大至5000萬平米,創造供熱行業的“太原速度”。2002年第一座大型熱源廠——東山熱源廠的奠基,標志著太原市“熱電聯產為主,大型調峰熱源廠為輔”的基本政策的實施,之后比較有影響力的熱源廠城南熱源廠、東山熱源廠、城西熱源廠、瑞光集中供熱工程等有序實施投運。
    2012-2020年,為實現清潔供熱,解決太原市供熱能力不足的現狀,太原市實施了長輸供熱項目。2013年太古供熱項目立項,2014年開工。2016年成功投運,同年投運長輸項目南部集中供熱項目。2017年,公司完成事改企,更名為太原市熱力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通過推進清潔能源供熱全覆蓋工作,2017年實現了太原市區燃煤采暖分散鍋爐清零。為貫徹落實國家節能減排相關政策和改善省城環境質量,從2017年至2019年分期對所屬傘兒樹、李家莊、晉源、王家峰大型燃煤熱源廠實施了“煤改氣”工程。隨著城市建設的不斷發展,為進一步滿足不斷增長的供熱需求和提高太原市的供熱保障能力,新規劃建設了東峰、多福燃氣調峰熱源廠以及陽曲清潔燃煤熱源項目,其中陽曲清潔燃煤熱源廠于2020年開工興建,是目前國內建設的最大清潔燃煤熱源廠。
    2021年11月,集團公司建成并啟用太原市集中供熱調度中心。
    到2022年,集團總供熱能力超2億平方米,自己管理的供熱面積達到1.72億平方米,有1906座熱力站、1665公里一次管網、14個熱源投入運行。逐步形成以熱電聯產和工業余熱為基礎熱源,燃氣熱源廠作為主要調峰熱源,燃煤熱源為應急備用熱源,其他清潔能源補充的“一城一網、一網多源、多能互補、統籌調度”的供熱模式,成為供熱領域獨具特色的“太原模式”。
    太原熱力集團在“提升能力、精準調節、強化服務、保障供暖”的工作原則引領下,為了更好地實現熱網的高效管理,優化供熱服務,持續深化企業改革,集團對機構職能進行優化調整,將現有多個調峰熱源廠集約整合成立熱源公司,對原有供熱分公司按行政區域重新劃分調整,并實施了供熱運營體管理制改革工作。調整后,現有職能部門24個,熱源分公司1個,供熱分公司10個,子公司8個。進一步的深化改革為集團公司經濟化運行、優質化服務、高效化管理等方面帶來全方位提升。
    他的“最強大腦”
    智慧供熱系統一目了然看到全市集中供熱的所有數據管網不斷延伸,用戶持續增加,如何為千家萬戶送去暖流,保障廣大用戶溫暖過冬呢?太原熱力集團緊跟時代發展腳步,構建安全、清潔、低碳、高效的智慧供熱信息系統,打破數據壁壘,打造集設計、施工、生產、服務為一體的“最強大腦”,建立負荷預測等大數據分析模型,通過智慧診斷、精準分析調節,實現供熱舒適低碳、平穩高效。
    這里不得不說的是太原熱力集團集中供熱調度中心,它是集太原市集中供熱調度、客戶服務、應急保障指揮為一體的綜合性供熱調度部門,統籌太原市各供熱區域的整體調度工作。調度中心建設有符合B級機房標準的云數據中心機房IDC機房,實現系統數據的云端部署。能夠對全系統源、網、站、戶等信息,以及運行參數進行實時監測、科學調整,可以說,這里是整個太原集中供熱系統的“神經中樞”“最強大腦”。
    山西晚報記者了解到,調度中心內設智慧熱網系統,將源—網—站—戶(即熱源廠、管網、熱力站、用戶)的信息統一顯示監測,可以點、線、面一目了然地看到全市集中供熱的所有數據,通過熱網監控系統對運行參數進行匯聚采集、監控和歷史數據查詢等。同時還利用全網平衡系統調控太原市各大熱網所轄熱力站的生產運行監控和熱量輸配調節工作,具有調度指揮、熱網調控、生產監控、信息顯示等全面功能,致力于實現精準調度,高效供熱,能源有效利用。
    社會在進步,城市在發展,城市基礎配套設施也要跟隨建設。太原熱力集團也承擔熱力工程建設工作,通過調度中心的大屏幕,可以看到太忻經濟區內的一個集中式能源島的建設工地。能源島建成后供熱面積890萬平方米,另外還建設一座隔壓換熱站,供熱面積1500萬平方米,配套道路建設管線長100多公里。
    同樣在建的還有陽曲熱源廠項目,該項目共建有6臺168兆瓦燃煤循環流化床熱水鍋爐,設計供熱面積2000萬平方米。1#-4#爐為太原市、陽曲縣進行供熱;5#6#爐為太忻經濟區進行供熱。山西晚報記者了解到,項目建成后,將極大緩解市區總體供熱能力不足的矛盾,燃煤儲運采用火車運輸至全封閉煤場,全程避免揚塵污染;設置污水綜合回收利用系統,實現污水零排放,該項目的建成將打造成國內一流的綜合性綠色能源熱源廠。
    他的項目建設
    曾創造6個“之最”創了供熱項目的歷史紀錄為實現太原市清潔能源供熱全覆蓋的目標,改善大氣環境質量,最大限度地滿足太原人民的供熱需求,太古供熱項目于2014年3月開工興建。這是目前世界上已投運規模最大的長輸供熱工程,回收古交電廠乏汽余熱為主要熱源,敷設4根直徑1.4米的供熱管線。它有著260米(高溫網180米)的大高差,穿越汾河、橫穿橋梁、穿山鉆隧道,全長70公里,全程溫降不超過1℃。自2016年采暖季運行以來,實現供熱面積7600萬平方米,屬于山西省重大民生工程,開創了大規模電廠余熱利用和遠距離輸熱之先河。
    在項目設計和建設的整個過程中,還攻克了眾多難關,解決了無數個難以想象的難題。管線6次穿越汾河,多處劈山架管,開通3座穿山隧道,橫穿8座橋梁,建設一條大型鋼結構管架橋。隧道施工中還穿越了煤層區等特殊地質區域,尤其是施工中攻克了涌水、瓦斯、塌方、巖爆、大變形等諸多不利因素,后期在隧道狹窄空間內的交叉作業和高精度安裝焊接都前所未有,創了供熱項目的歷史紀錄,被稱為史上最難建設的供熱工程,引起了國內外供熱同行的高度關注。他創下6個“之最”:供熱規模世界最大、輸送距離國內最長、供熱隧道世界最長、管網高差國內最大、供熱管道規格國內最大、能源站換熱能力國內最強。
    太古供熱項目的輸送面積有多大呢?山西晚報記者了解到,自2016年成功投運以來,已安全平穩運行5個采暖季,各項性能指標均達到預期效果。在2016年采暖季,實現首期供熱3500萬平方米的目標。20172018采暖季,太古熱網供熱面積進一步擴大,供熱面積達到5000萬平方米。2018-2019采暖季,隨著古交興能電廠三期機組的投產,太古項目供熱面積已達6500萬平方米,加之向古交市區輸送的800萬平方米供熱能力,供熱系統基本達到滿負荷運行,目前全網采用泵閥聯控的方式實現了計算機控制的全網平衡調節。2021-2022采暖季,供熱面積達到當初設計的目標7600萬平方米。
    太古供熱項目已成為我國北方地區低碳清潔供熱的樣板,帶動北方多個地區應用大溫差長輸供熱技術。該工程是中國供熱史上的里程碑,將為保障民生、推動我國能源革命和雙碳目標的實現做出巨大貢獻。
    他的工作作風
    糾治“四風”打造“清廉國企”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太原熱力集團公司黨委始終堅持黨的領導,把黨建工作優勢轉化為企業的政治優勢、競爭優勢、創新優勢和發展優勢。積極推動黨建和公司治理深度融合,從制度上強化和落實黨組織對企業改革發展的引領權、主導權、監督權,既考核“經濟賬”又考核“黨建賬”。牢牢掌握意識形態的領導權和主動權,在傳統“三會一課”教育和紙媒體宣傳的基礎上,充分利用互聯網+黨建的優勢,實現黨員學習教育全覆蓋。堅持企業發展到哪里、黨的建設就跟到哪里,黨員走到哪里、黨組織就建到哪里,切實發揮“一級黨委一面旗、一個支部一堡壘、一名黨員一盞燈”的作用,確保了集團公司健康發展和各項任務的圓滿完成。
    集團公司黨委全面落實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堅決落實“一崗雙責”,持之以恒正風肅紀,糾治“四風”,防范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的滋生蔓延,努力打造“清廉國企”。
    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集團公司黨委高度重視企業文化建設,堅持黨建帶動群團和精神文明共建。以文明單位創建為契機,不斷引申文明行動、志愿服務、道德講堂建設,“時代新人”“身邊好人”“勞動模范”選樹,營造崇德向善、風清氣正的濃厚氛圍。發揮行業優勢,持續深化雙擁共建活動,提升創建水平,拓展創新國防、雙擁及愛國主義宣傳教育形式。
    持續發揚國企的社會擔當精神,在抗擊新冠疫情的關鍵時期,不遺余力助力抗疫,提升供熱室溫,成立“黨員突擊隊”,制定應急預案,積極捐款捐物;積極響應號召,熱力職工脫下“熱力藍”換上“志愿紅”,沖鋒在戰疫一線,用實際行動讓鮮紅的黨旗在抗疫一線高高飄揚。
    建成投運“新時代職工之家”和企業文化展廳,成為群團工作“主陣地”,同時不斷完善各實訓基地的“分戰場”,廣泛開展技術比武、文體宣傳活動,多點開花、相互呼應,發揮文化“融情、融心、聚力”的作用,形成團結拼搏、追求卓越的熱力文化,為集中供熱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精神支撐。
    經過40年的發展,太原熱力集團成為集生產運行、規劃設計、工程建設等多種職能于一體的現代化供熱企業,在供熱規模、調控技術等方面均處于全國同行業前列。集團先后榮獲全國文明單位,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安康杯競賽優勝單位,全國職工教育培訓基地示范單位、全國勞動和諧單位、全國模范職工書屋、山西省“兩優一先”先進基層黨組織,山西省文明單位標兵,省、市級“五一”勞動獎狀、模范企業、百強企業、百強服務業等多項榮譽。
    40年的深耕厚植,播灑下一批批奮楫者艱苦創業、傳遞溫暖的點點星火;40年的櫛風沐雨,譜寫了一代代熱力人不懈努力、追求卓越的為民情懷;40年的鏗鏘步伐,承載著太原熱力發展壯大、砥礪前行的輝煌歷程。
    40年,太原熱力人一路鏗鏘前行,40年,太原熱力人始終信念堅定。一排排獎牌和錦旗凝結著他們的心血和汗水,一條條巨龍般的熱力管道蘊含著他們的拼搏與付出,一座座熱源廠、泵站和熱力站如滿天繁星溫暖著龍城市民。繼往開來,太原熱力集團將牢記囑托、緊跟時代步伐,只爭朝夕、不負韶華,以新時代奮斗者的昂揚姿態,踔厲奮發、篤行不怠,全力踐行“辛苦我一人,溫暖千萬家”的熱力精神,切實通過全體熱力人的一起用心,讓市民用戶安心,請黨和政府放心。
    

山西晚報記者 徐麥麗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集中供熱 熱力集團 萬平方米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