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山西日報新媒體記者李倩倩報道 12月底前,關停淘汰西山煤氣化第一焦化廠5.5米焦爐;建設“綠色運輸示范區”,將全市高速環內(不含沿線)設置為“綠色運輸示范區”;9-12月,預計全市PM2.5濃度控制在37微克/立方米以下,同比下降14%……為切實改善環境空氣質量,太原市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近期印發了《太原市2022年大氣污染防治百日攻堅行動方案》。10月27日,太原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太原市2022年大氣污染防治百日攻堅行動相關情況,并通報太原市今年1-9月和10月以來環境空氣質量。
▲新聞發布會現場
“百日攻堅時間為9月22日至12月31日。和往年不同,2022年大氣污染防治百日攻堅行動方案根據太原市大氣污染的特點和短板,結合其他地市好的經驗和做法,提出了一些新的舉措。”太原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二級調研員侯小將介紹,結合秋冬季大氣污染特點,太原市針對秋冬季對大氣環境質量影響較大的PM2.5、PM10、NO?和SO?四項指標,采取強有力措施,大幅削減顆粒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污染排放。9-12月,預計全市PM2.5濃度控制在37微克/立方米以下,同比下降14%;PM10濃度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以下,同比下降28.6%;NO2濃度控制在37微克/立方米以下,同比下降21.3%;SO?濃度控制在12微克/立方米以下,同比下降25%。
此外,太原市圍繞PM10指標控制,開展降塵污染減排攻堅。強化揚塵污染治理,嚴格落實建筑施工揚塵“六個百分之百”。開展工地評級和分級管控,被評為C級的工地,在10月-12月停止施工;評為B級的工地停止土石方作業,橙色預警期間停止施工;評為A級的工地,在重污染紅色預警期間停止施工。同時,強化道路濕掃清潔。實施降塵監測考核,建立降塵通報、考核制度,每月對降塵量超過5噸/月·平方公里的縣(市、區)予以資金扣罰,對低于5噸/月·平方公里的縣(市、區)予以資金獎勵。
同時,太原市圍繞SO?、NO?和顆粒物指標控制,開展工業污染減排攻堅,加快產業結構調整,12月底前,關停淘汰西山煤氣化第一焦化廠5.5米焦爐;10月底前,完成6家水泥熟料生產企業超低排放改造;12月底前完成古交中海能源煤焦發運站無組織排放改造;10月底前完成全市(小店區、尖草坪區、“三縣一市”)清潔取暖改造任務,在全市實現燃煤取暖“清零”。
據悉,今年1-9月,太原市市區優良天數171天,優良率為62.6%,優良天數比去年同期增加23天。重污染天數4天,比去年同期減少7天,綜合污染指數為4.97,同比下降2.4%。10月1日-25日,太原市市區優良天數20天,優良率為80.0%,優良天數比去年同期減少3天。重污染天數0天,同比持平,綜合污染指數為4.82,同比上升17.3%。下一步,太原市將繼續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靶向攻堅,精準發力,高標準推進大氣污染防治百日攻堅專項行動,有效控制氮氧化物和揚塵污染,切實改善空氣質量。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