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歌是一個很謹慎的人,同時又極富冒險精神的電影人。”
“謹慎”也被他帶入到公司的管理中。由于從多年的爆款制作經歷中汲取了大量的發行、投資經驗,也正因為如此,他的企業也成為一個帶有爆款制造機標簽的電影公司。
和許多中國企業家一樣,知名大學畢業。畢業以后,先后從事過通信產業和互聯網相關的投資,這些投資讓他很早就實現了財務自由。但兒時的電影夢,早已在他心里生根發芽。在2007年,他和朋友成立了完美時空電影公司,拍攝了幾部片子,其中一部《非常完美》,票房有一個億,后來完美時空的合伙人要拍電視劇,不想拍電影,覺得電影業務太不穩定。但宋歌對電影的熱愛還是決定拍攝電影。
在當時,中國電影制作仍然處于資本短缺的狀態中,電影拍攝和發行顯得縮手縮腳,從而影響電影的質量以及相關人員的收益,于是宋歌決定引入好萊塢的“保底”發行制,若實際票房超過保底票房,發行方將獲得更大收益。
宋歌的“保底”首秀,是《心花路放》。這部由寧浩導演的3400萬元低成本影片,被宋歌聯合中影集團以5億元保底發行,最終票房11.67億元,為其帶來1.91億的收入,正是這一漂亮的首秀,使北京文化躋身國內影視公司前列,也讓“保底發行”在中國電影界逐漸得到認可,《心花路放》的成功也開啟了宋歌的“保底”之路。
之后他保底《戰狼2》8億元,結果56.8億的票房讓公司賺得盆滿缽滿。此外還有參與投資出品的《我不是藥神》、《無名之輩》、《流浪地球》等票房口碑雙豐收的電影也讓北京文化有了“爆款發動機”的稱號。而宋歌就是這個“爆款發動機”的核心零件。
宋歌以《心花路放》,打響了自己的成名作,然后一發不可收拾,《戰狼2》,《我不是藥神》,《流浪地球》,《我和我的祖國》,《我和我的家鄉》,爆款一個接著一個。彼時,電影已被納入“文化產業”范疇,資本介入,票房超30億的“商業大片”不斷出現。大投入、大制作、明星云集的制片模式開始風行。市場反饋也好,截止2022年國慶檔,國產電影票房突破30億的電影已有15部。
宋歌對電影非常在行,也充滿熱愛,到現在也堅持自己看劇本,他對電影選材、開發、制作、宣傳都非常在行,也對電影行業非常熟悉,他的能力已經得到了證明。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