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本報訊 9月1日開始,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隊在全省生態環境保護系統,率先執行“幫扶通知書”制度,對發現的輕微環境違法不予處罰,而是列出問題清單,督促其改正。至9月12日,市生態環境執法部門已下達“幫扶通知書”10份。
今年1月至8月,臭氧已超過PM2.5,成為空氣中首要污染物。為削減臭氧污染,市生態環境局將污染攻堅重點,放在削減揮發性有機物和二氧化氮兩類形成臭氧的前體物上。特別是揮發性有機物,排放點多、面廣,治理難度大。根據生態環境部在線監督幫扶App上推送的線索,市生態環境執法人員充分利用無人機、走航監測車、便攜式PID(揮發性有機物快速測定儀)、風速儀等現代化裝備,對推送的臭氧高值區展開排查。
以減少排放、遏制環境損害為第一原則,生態環境執法人員對檢查中發現輕微違法行為,將相關企業列入幫扶對象名單,發放“幫扶通知書”,幫助企業查找原因,提出整改意見,制訂幫扶措施和解決方案,明確整改的期限,切實幫助企業消除環境管理的短板,增強企業履行治污主體責任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隊有關負責人表示,“幫扶通知書”制度,是我市生態環境執法模式的一大創新,標志著全市環境執法由“剛性執法”,加快向“說理性執法”和“柔性執法”轉變。(任曉明)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