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聚焦 > 正文

安徽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持續加快 到2025年新建全民健身步道3000公里

6月7日,記者從安徽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暖民心行動系列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安徽力爭到2023年,基本實現城鄉居民身邊健身設施全覆蓋。到2025年,新建全民健身步道3000公里,實現城市步道連點成線、互聯互通,形成“城鄉有統籌、健身有地方、運動有技能、活動有氛圍”的全民健身局面。

年來,安徽體育事業保持良好發展勢頭,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持續加快。但群眾就健身、學會健身、科學健身等問題亟待解決。對此,安徽省堅持問題導向,聚焦群眾關切的身邊健身設施、健身步道、資源統籌、健身氛圍發力,制定《快樂健身行動方案》。

據悉,安徽省實施“快樂健身行動方案”將從完善群眾身邊健身設施、加快城市健身步道建設、激發市場盤活資源、增強群眾健身意識四方面入手,力求讓群眾在行動中看到變化、見到成效、得到實惠。其中,結合小區實際,制定健身配件“菜單”,真正將群眾喜歡的健身設施配備到群眾身邊,防止簡單化、“一刀切”,提高健身設施使用效益;對新建小區,嚴格按室內人均建筑面積不低于0.1方米或室外人均用地不低于0.3方米標準配建,并納入施工圖紙審查,驗收未達標不得交付使用;啟動城市健身步道“斷頭路”暢通工程,打通紅綠燈阻隔,推動城市公園步道系統連點成線、互聯互通,形成立體化步道網絡;按照“因地制宜”“一處一策”的原則,建設一批“口袋體育公園”“百姓健身房”,鼓勵有條件的學校實施體育場地“一場兩門、早晚兩開”,新建學校按開放條件設計、建設體育場地設施;常態化組織開展群眾喜愛的體育項目培訓,教會群眾1-2項運動技能,常態化舉辦全民健身運動會、社區運動會和省、市、縣、社區(村)四級聯賽,帶動群眾健身發展。

在政策支持方面,安徽省將綜合運用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資金和自有財力,提高體育彩票公益金投入比例,并制定《可用于建設健身設施的非體育用地、非體育建筑目錄或指引》《鼓勵和吸引社會力量投資建設與運營體育場地設施的意見》等相關政策,鼓勵以租賃方式向社會力量提供用于健身設施建設,并依法依規在稅收、房租、水電氣等方面給予減免或補貼。制定學校體育場地開放補償辦法、公益社會體育指導員補助政策,學校體育場地開放提出了明確要求,推動學校體育場地向社會開放。(記者 孟一凡)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全民健身 體育彩票公益金 學校體育場地 健身步道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