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上午,鹽城市兩會閉幕。下午,全市城鄉建設重點項目暨南海未來城鴻蒙科創園開工活動吹響號角。此次活動設市主會場和10個縣(市、區)分會場,首次以視頻連線的方式開工城鄉重點項目共63個,計劃總投資389.2億元,年內計劃完成投資168.2億元。
“新的一年,我們將緊緊圍繞市兩會部署要求,緊扣‘強富美高’發展定位,只爭朝夕、接續奮斗,提高標桿、勵精圖治,奮力邁好新年第一步。”鹽城市市長周斌說,今年,鹽城計劃實施城建重點項目941個,通過新一輪城建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補齊城市發展短板,加快提升城市發展能級,持續積蓄城市發展后勁,不斷彰顯鹽城沿海中心城市魅力,努力在全省進位爭先。
941個重點項目,城市迎來新發展
過去的一年,鹽城實施城建重點項目793個,完成投資1986億元,完成年度預定目標任務,城鄉面貌悄然發生改變,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與日俱增。2022年,全市上下鉚足干勁繼續發力。“今年,我們計劃實施城鄉建設重點項目941個,本次開工的63個重大項目,率先‘當先鋒’‘打頭陣’,必將為鹽城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強勁動能。”周斌說。
放眼鹽城各地,城市發展的新熱潮撲面而來。
在鹽城港濱海港區,總投資約6.8億元的北港池防波堤建設提上日程。項目完工后,用海面積約42.86公頃,將圍繞鋼鐵能源產業港定位服務大型鋼鐵、能源等臨港企業,為后期實施的20萬噸級航道項目提供掩護條件。
“淮南濕地煙波浩,劇作傳世,咿呀風情好;小院攬星蘆葦繞,鎮上多嬌,飛鳥臨水照……”坐落在九龍口的淮劇小鎮,有著“村在蕩中,蕩在村中”的獨特空間風貌。2月27日,淮劇小鎮二期建設正式開啟,未來將成為建湖“戲在村里,村在戲里”文化內核中的又一道風景線。
黃海之濱,一個個施工現場覆蓋公共配套、水利設施、綜合交通等多個領域,勾勒出一座城市奮斗實干的火熱圖景。
“科創之核”助力,坐在園區聯世界
看得見的是高樓拔地而起、產品從生產線送上物流車,看不見的是“數字產能”的賦能與釋放。在鹽南高新區,沿中華海棠園布局的環湖科創帶建設場景讓人振奮。南海未來城鴻蒙科創園地塊上,挖掘機、自卸渣土車、壓路機、切割機等各種機械轟鳴聲交織,工人緊張忙碌。
“能夠承建鴻蒙科創園工程,我們很高興,也有信心建設好。”江蘇邗建集團負責人范世宏表示,將精心組織施工,科學安排生產,努力把項目建設成放心工程、一流工程、示范工程。
一子落而滿盤活,定位為南海“硅谷”的鴻蒙科創園,總投資10億元,建筑面積約10萬平方米,是鹽城工業加速期緊缺的龍頭企業。在這里,鹽南人用自己的智慧,重新定義了“寸土寸金”: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每寸土地都充滿科技含金量。
夯基壘臺、積厚成勢,鹽南高新區加快主城向南發展和鹽豐一體化步伐,走出鹽城與長三角城市群一體融合。鴻蒙科創園運營負責人丁鵬介紹,鹽城鴻蒙生態IP品牌日趨成熟,5年內,將吸納專業人才2000人,培育100家鴻蒙生態相關企業,服務當地100家企業數字化轉型,累計實現產值15億元,帶動100億元數字經濟相關產值。“坐在產業園,用代碼連接世界”,將不再是句空話。
高配城建方案,
合力下活一盤棋
新的一年,鹽城10個縣(市、區)城建隊伍齊頭并進,在更高坐標系中找準定位,統籌建設項目與土地資源、房屋征收、資金保障的關系,系統編排建設項目,致力打造宜居宜業的美麗城市、綠色生態的美麗鄉村。
東臺市參加一季度開工項目5個,計劃總投資39.21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8.04億元,涵蓋基礎設施、城市更新、鄉村振興、生態環保等多個領域。
響水縣一季度開工項目5個,總投資約40.55億元,年度計劃投資27.3億元。其中住房保障類2個,還有不銹鋼產業社區中心。
濱海縣一季度開工項目5個,總投資約51.35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5.35億元。其中住房保障類2個,為景和安置小區、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工程。
鹽城經開區一季度城建項目開工6個,分別涉未來科技城西區、全域河道生態治理、“口袋公園”……
通過視頻連線,各分會場匯報此次項目開工情況,63個重點項目涉及公共配套、住房建設、城市路橋、市政公用、水利設施、綜合交通、鎮村建設、園林綠化、城市管理等領域,其中更多地體現了民生導向,主要集中在安置房、城市功能、口袋公園、污水處理廠等相關項目。
項目開工只是開端,建成使用才是關鍵。“開工很重要,開工之后還要實打實干下去,要更關心建成之后的成效,看竣工、看投產、看達效,時時刻刻抓住一個‘實’。”周斌說。(記者 卞小燕 祝潔)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