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財經 > 正文

去年廣東農業保險兩項增速均居全國第一

2月25日,久違的陽光終于驅散了連日來的寒冷天氣,南粵大地氣溫逐漸回升。新興縣天堂鎮清塘村的柑橘種植戶向先生的“愁云”也被一筆5.3萬元保險賠款驅散。向先生種植的970畝柑橘因受連日低溫冷雨影響,受災落果。人保財險新興支公司接到報案后,立即組織查勘人員前往出險地,快速定損,當天成功定損受損柑橘面積125畝。

2月18日以來,廣東省迎來強冷空氣和持續降水,受極端天氣影響,廣東省內平均氣溫降低近10℃,對種植業、養殖業帶來了較大的風險。不過,南方日報記者在廣東各地一線采訪發現,受益于廣東推動農業保險持續“擴面、增品、提標”,不少農戶在此次寒潮中得到了保障。各保險公司迅速行動,第一時間深入田間地頭幫助當地農業生產防災減損、渡過寒流難關。

記者從廣東銀保監局獲悉,2021年,全轄農業保險實現保費收入47.77億元,同比增長79.12%;提供風險保障2032億元,增速100.14%,兩項增速均居全國第一。

應保盡保

為農戶“雪中送炭”

在惠州,連日的低溫讓水產養殖戶張宇鋒的羅非魚都翻著白肚浮上水面。“羅非魚是一種對低溫敏感的魚類,水溫急劇下降時就容易滋生水霉導致魚生病死亡。”張宇鋒告訴記者,養殖業投入大、風險大、利潤卻不一定大,粗略估算要因為這次低溫損失10余萬元。

幸好張宇鋒去年底購買了淡水水產養殖疾病疫病保險。經過保險公司現場勘查和評估,張宇鋒獲得了7.5萬元理賠款。2月21日,賠款就送到了他的手中。“幸好保險彌補了部分損失,對于投苗復產有了資金補充,幫助太大了。”張宇鋒說。

讓張宇鋒等廣大農戶能夠在寒潮中獲得賠付的重要原因是廣東農業保險品種井噴式發展。記者從廣東銀保監局獲悉,廣東緊密結合鄉村振興戰略和現代化農業發展規劃,搭建起農業保險的“12+8+3+N”險種體系。其中,“12”指的是12個中央財政補貼的險種,包括養殖險類的能繁母豬、育肥豬、仔豬、奶牛;種植險類的水稻、水稻制種、玉米、花生、馬鈴薯、甘蔗;森林保險類的公益林、商品林等農業品種。“8”指的是8個省級財政補貼的險種,包括養殖險類的家禽、淡水養殖水產品、海水網箱養殖水產品;種植險類的嶺南水果、種植大棚、蔬菜、花卉苗木、茶葉。“3”指的是3個涉農險種。包括農房住房保險、漁船(財產險)、漁民(人身意外險和雇主責任險)。而N就是指N個特色險種,廣東鼓勵開辦保產量、價格、收入等指數化的農業保險創新險種,僅2021年就落地248個地方特色險種,擴大農業保險的覆蓋面,提高小農戶農業保險投保率。

以張宇鋒投保的淡水水產養殖疾病疫病保險為例,該險種于2021年9月份首次納入了惠州市政策性農業保險財政補貼。這一險種享受各種財政支持和補貼達到70%,投保人每年只需交納120元/畝的保費即可享受5000元/畝的風險保障,當疾病、疫病直接造成水產死亡且死亡率達到15%(含)以上時,按照合同約定賠償,推出后即受到了農戶歡迎。截至2022年1月底,中國大地保險惠州中支就已為當地100余戶淡水水產養殖戶提供了共4354.74萬元風險保障。

創新險種

氣象指數保險為農戶“兜底”

與張宇鋒等農戶因受損后獲得賠償不同,在此次寒潮襲擊中,有部分農戶面對寒冷天氣,心里卻不慌張,因為他們購買的是氣象指數保險。

2月21日,寒潮襲來,佛山市順德區陳村鎮仙涌居委、順德區大良街道五沙社區五沙小學等幾個氣象自動站錄得5℃以下低溫,觸發佛山市花卉苗木氣象指數保險理賠標準。“我們立即整理相關區域所有承保農戶信息,主動聯系農戶,確認理賠方案和金額。”太平洋保險佛山分公司總經理助理田晉元說。不到24小時,受災農戶便收到了賠款。2月22日,順德陳村鎮年桔協會的9位會員收到了17.58萬元賠款。

同樣因為低溫獲得賠款的還有揭陽的水產養殖戶。“我養了近50畝甲魚,寒冷天氣對養殖影響特別大。”寒潮一度讓揭東區云路鎮棋盤村甲魚養殖戶王紅英感到焦慮。很快,人保財險揭陽市分公司農險部的理賠人員劉清揚到來,讓他吃下了“定心丸”。“我們提前到揭陽市農業保險氣象服務平臺做好了數據對接,低溫已經觸發了養殖戶投保的水產養殖保險,我們第一時間幫助農戶申請理賠,后臺也啟動了針對此次寒潮的理賠綠色通道。”

這是廣東農業保險創新發展帶來的成果。目前廣東農業保險已涵蓋了價格保險、產量保險、收入保險、完全成本保險、氣象指數保險、“保險+期貨”等業務領域。以天氣指數保險為例,只要一個或者幾個氣象要素為觸發條件,如此次的低溫天氣觸發條件后,無論農戶是否受災,保險公司都將根據氣象要素指數向他們支付保險金。

提前預警

防災減損不慌張

除了“雪中送炭”,在此次寒潮襲擊中,農戶們更感受到保險的防災減損功能。

2月19日晚間,云浮溫度驟降,云安仙菊村委火龍果種植基地亮起了保溫燈。就在一天前,人保財險云浮市分公司防災減損工作組接到寒潮預警后迅速前往承保的仙菊村委火龍果種植基地開展現場走訪,協助基地增設保溫燈、施肥等措施做好應對寒潮的準備。

一線保險業務人員不僅為農戶發出預警,還走進田間地頭幫助農戶排除風險。2月21日,寒潮襲人,冷雨不斷,新興縣稻根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露地蔬菜種植基地里,人保財險新興支公司農險團隊工作人員正揮舞著鋤頭挖溝渠。“以前保險公司往往將重點放在到期續保催繳費、事故賠付等環節,現在保險公司以防代賠、防災減損意識都大有提升。”新興縣稻根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說。

記者從廣東銀保監局獲悉,近年來,廣東銀保監局支持保險機構推廣衛星遙感、地理信息、云計算等科技運用,掌握農業生產和氣象災害大數據,將災害預警常態化。在此次寒潮中,廣東銀保監局引領各保險機構提前做好災前預警防范工作,向可能出險的客戶和地區發送預警信息,特別是做好農業保險相關承保標的低溫防范工作,落實相關防災減損措施。同時,廣東銀保監局還要求各保險機構統籌資源,備齊查勘理賠力量,及時開通綠色理賠通道,合理調配查勘理賠資源,提高理賠服務效率,應賠盡賠,能快則快,指導受災農戶做好災中減損工作。(記者陳穎黎華聯 張艷周美霖唐柳雯)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農業保險 保費收入 同比增長 農業生產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