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吳孔明日前表示,將以提升農機裝備研發應用水平為主線,啟動實施農機裝備攻核心、補短板、強智能的智機科技行動。
吳孔明說,糧食穩產增產離不開農機裝備和農業機械化的強力支撐。但總體看,我國農機化發展存在“三多三少”特征,小馬力、中低端機具多,大馬力、高品質機具少;粗放型的單項農機作業多,高效率的復式農機作業少;小規模自用型農機戶較多,大規模專業化農機服務組織較少。農機裝備還不同程度存在“無機可用”“無好機用”“有機難用”等問題。
他表示,將統籌全院優勢科技資源與力量,在農機科技攻關、科企科產協同、科技平臺建設等方面進行頂層設計、戰略布局和體系化的任務部署,促進農機裝備科技創新跨越發展。
一方面聚焦農機裝備突出問題,開展高效智能綠色農機科技攻關。將聚焦主要糧食作物生產裝備智能化、棉油大宗經濟作物生產裝備關鍵核心技術自給化、薄弱環節和區域生產裝備全面化等重點工作,開展集中科技攻關大會戰,突破大宗農作物、設施農業、丘陵山地等關鍵裝備技術,加快推動農業生產機械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另一方面強化產業鏈和創新鏈融合,開展農機科企科產協同創新。把握農機裝備研發科研規律,開展農機創新平臺建設。通過建設國際合作平臺、開展技術交流、構建國際協作網絡等方式,深化農業裝備“走出去”研發示范中心建設等。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